台日醫材合作:關稅戰下的創新與挑戰

台灣與日本在醫療器材領域的合作正迎來新的契機。在全球關稅戰的背景下,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公會首次以國家隊形式參加東京國際醫療產業展,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韌性。
此次展會中,台灣展區由工研院生醫所的台灣創新館、外貿協會的台灣精品館以及43家國內廠商共同組成,聚焦於如何將先進的AI科技應用於現代醫療器材上。這一展區吸引了眾多國際買家的關注,成為展會中的亮點。
創新應對關稅挑戰
醫材公會理事長李永川在接受採訪時坦言,籌組台灣館專區計畫初期,心中充滿疑慮,擔心事倍功半。然而,在全球關稅戰的衝擊下,唯有創新思考與嘗試,才能為產業的永續經營另闢蹊徑。他指出,台灣的數位醫療技術優於日本,這是進軍日本高齡化市場的優勢。
李理事長感謝政府各部門對台灣生醫產業的支持,指出從我駐日代表處大使李逸洋等人出席開幕式就是最佳的證明。期間,工研院與日本百年醫療集團OLBA簽署合作協議,展中推介論壇擠滿日本買家,業者展間的訪客絡繹不絕,充分說明醫療國家隊團體作戰的可行性與重要性。
多元市場策略的重要性
在晚宴上,筆者與業者交談得知,由於台美關稅尚未底定,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同業們目前面臨無訂單及不敢接單的困境。然而,一位醫材機械業者因長年經營各國市場,未受關稅戰影響,反而歐洲業績增長,顯示出分散市場的重要性。
業者們一致認為,與各國相關公協會及產業合作,是未來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將有助於將產業國家隊晉升為國際隊。
學生實習的深遠影響
此次展覽對實習學生來說是一場震撼教育。雖然他們已有國內會展的實務經驗,但日本國際醫療展的規模和規格讓他們見識到更多。學生們學到了展覽場地的展品分類、動線規劃、展區劃分等細節管理,並認識到科技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溝通。
李理事長告訴學生:「有心學凡事不難,無心學吃飯都難。」
學生們的心得顯示,真誠服務是成功的基本要件,這次實習讓他們在實際交易過程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展望未來的合作與挑戰
甫結束的東京醫療展,再次證明了我國產官學合作的成效及必要性,是三贏的政策。從這次的合作中反映出企業界不斷的精進,逆境拚市場,展現產業的韌性。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業者在對外關係、資金援助等需求,使國家隊連結成為國際聯盟隊,應對一時的關稅海嘯。
學術界對技術的研發與轉移,提供學生實地體驗的機會,讓產業有生力軍,政府有活力,社會有希望,百年樹人有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