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月, 2025

台劇「零日攻擊」引國際關注:警示台灣潛在危機

unnamed-file-3

台灣電視劇「零日攻擊」以中國可能侵台為題材,自8月初在台灣開播以來,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專欄作家伊麗莎白·布勞(Elisabeth Braw)撰文分析,認為這部劇為其他面臨威脅的國家樹立了可借鑒的範例,並指出劇中情節值得台灣民眾提前思考,以便更好地做好準備。

「零日攻擊」共10集,從不同人物視角展開,涵蓋台灣可能面臨的各種危機。該劇的美國首映會將於9月4日在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舉行。布勞在其文章《電視能有助為入侵做準備嗎?》中,描述了劇中情節與現實事件的相似之處,強調這部劇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一種警示。

劇情與現實的交錯

布勞指出,劇中描述了一支中國艦隊突然出現在台海,檢查所有通過這條繁忙水道的船隻,這情節與現實中中國軍事行動的威脅相呼應。她提到,2023年中國在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接待台灣總統蔡英文期間,曾派遣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巡查,這加劇了台海緊張局勢。

此外,劇中還描繪了中國戰機在台灣外海墜毀,隨後中國軍艦以搜尋之名對台灣進行封鎖的情節。布勞強調,這些情境對台灣民眾來說,並非純粹的虛構,而是「真實的可怕」。

國際視角與啟示

布勞認為,隨著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增加,這類故事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同樣需要。她指出,其他民主國家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如網絡攻擊、選舉干預、海底電纜被切斷等,這些都讓各國政府在國防預算問題上面臨困境。

布勞提到,約10年前,挪威電視劇「占領區」對挪威人產生了類似的影響。她認為,國家安全題材具有強烈的戲劇性,能夠引發觀眾對未來可能發生情境的思考,並促使民眾做好準備。

寓教於樂的潛力

「零日攻擊」的前導片觀看次數已超過250萬次,這顯示出其在台灣和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布勞指出,台灣政府資助這部劇,意在提醒民眾,威脅不僅限於海纜被切斷及網絡攻擊,還可能包括更大規模的中國干預行動。

布勞強調,這些情境雖然有時看似不太可能發生,但值得現在就加以思考。她認為,台灣居民因為這些警示能更佳做好準備,而其他國家也可以從這類寓教於樂的作品中受益。

隨著「零日攻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擴大,這部劇不僅成為一部引人入勝的電視劇,更是一個提醒各國民眾關注國家安全問題的重要媒介。

推荐阅读  台北市府可自訂地上權規定,輝達進駐北士科土地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