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10 月, 2025

水系电池企业落户上海宝山,推动绿色科技转型

unnamed-file-1134

本周,上海复安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宝山正式成立,这一由复旦大学教授晁栋梁创办的公司,专注于水系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系电池因其安全性高、成本低和环保等优势,正在成为全球电池研发的新方向。晁栋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技术在科研方面得到了高度认可,具有实现成果转化的巨大潜力。”

水系电池使用水溶液作为电解液,与传统的锂电池相比,提供了更安全和环保的解决方案。然而,水系电池仍面临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等挑战。今年1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水系电池开发列为未来产业加速器和试验场的重点方向之一。

复旦大学的科研推动力

2023年,复旦大学成立了水系电池研究中心,由在介孔材料领域国际领先的赵东元院士担任主任。赵东元及其团队在高效能源存储与转化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突破水系电池的能量密度极限,推动其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发展。

晁栋梁表示,尽管他对商业领域感到陌生,但在吴淞材料实验室产业化负责人赵亮的帮助下,今年8月创办了复安绿能。这也是吴淞材料实验室转化的首个项目。

宝山的战略转型

复安绿能的成立是宝山从重工业基地向科技创新城转型的缩影。2022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宝山和金山两大重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路径。

宝山区委书记李晨昊在本周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宝山区与复旦、同济、北大等高校共建大学科技园,形成了集群发展态势。这些科技园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300项,落地企业近1000家。

互联宝地滨江园的崛起

互联宝地滨江园是宝山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园区原为宝钢集团的老仓库,现在被改造成适合硬核科创企业入驻的空间。中国宝武集团计划将其打造成以绿色低碳和先进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产学研示范园区。

滨江园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9月正式投运,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目前,园区的整体出租率超过65%。

山海氢的创新突破

山海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滨江园引入的复旦系企业之一。公司行政副总杨雁佳表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达到了美国能源部为2026年设定的PEM制氢催化剂全部性能指标。这一突破直接解决了行业中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难题。

“我们研发的催化剂和核心材料让制氢的能耗显著降低,并能够适应不稳定电力的长期稳定运行。”——杨雁佳

未来发展与展望

宝山区科委主任刘新宇表示,宝山区将继续探索高校科技成果的“就地孵化”。一方面,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完善大学科技园配套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打造供需对接平台,强化政策资金扶持。

聚焦新型功能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方向,宝山区将促进高校科研攻关与产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实现技术突破、产业集聚。刘新宇强调,宝山区将培养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

随着复安绿能等企业的落地,宝山正逐步成为上海绿色科技转型的重要节点,未来有望在长三角地区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

推荐阅读  珠峰东坡暴雪困住数百游客:气候变化影响“世界屋脊”天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