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7 月, 2025

水墨艺术赋能淀粉工业文化:上海展会的创新尝试

image-5017063-19372849

艺薯家马达飞在上海国际淀粉展特别展区“自然之链“

上海——2025年7月4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在这个以金属设备为主的展览中,一卷浸润着墨香的宣纸徐徐展开,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由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自然之链”特展,首次将马铃薯淀粉与传统水墨书法结合,成为文化表达的新载体。

当狂草书写的“糊化”二字在展墙上翻腾起墨浪,观众手持画笔在展墙上划出马铃薯的IP文化轨迹,这场以“土味美学”为基底的工业文化实验,正悄然推动着产业从技术硬实力向文化软实力的进阶。

水墨为媒:重构工业语言

展览现场,抽象的专业术语通过书法艺术获得新生。“胶凝”“粘度”等原本沉睡在技术手册中的词汇,在艺术家笔下化作飞舞的狂草,其笔锋转折处暗合淀粉分子链的聚合形态。更具巧思的是特制马铃薯淀粉墨汁——直链淀粉形成的刀刻般裂痕与支链淀粉晕染的云雾状肌理,在宣纸上直观演绎着分子科学的奥义。

“我们从未想过,淀粉的科技参数可以通过水墨呼吸。”——来自中亚的采购商

这种将材料特性转化为美学语言的手法,引发了国际观众的浓厚兴趣,尤其是那些来自中亚的采购商,他们驻足良久,感慨于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破壁之链:贯通三个维度

沿着展线深入,工业文明与乡土美学的共生脉络逐渐清晰。左侧展墙上,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马铃薯世界迁徙图谱》的泛黄文献与现代淀粉厂的钢铁巨影通过水墨拼贴形成时空对话,三百年产业变迁在墨色浓淡间流淌。

中央互动区则架起技术体验的桥梁:观众通过毛笔触发的墨迹变化,亲历淀粉反应的温度临界点,指尖的温热成为理解科技最原始的媒介。而最右侧的产品美学区,甘肃某企业正签约书法作品授权——那些飞舞的“支链”“糊化”字样,即将跃上淀粉包装袋,让实验室术语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

乡雅启航:文化基因的觉醒

展览终章的“链”字工业长卷前,参展企业代表以笔墨共书产业宣言“淀粉文化赋”。这卷承载行业共识的宣纸,将被永久陈列于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大厅,成为产业文化觉醒的物证。

与之呼应的是同步启动的《中国淀粉文化图谱》编撰工程,该项目将系统梳理从传统薯作技艺到现代工艺的传承脉络。更值得关注的是,泰国、印尼等多国代表团已发出巡展邀请,以水墨为载体的中国产业文化即将扬帆出海。

“当最后一滴淀粉墨汁在宣纸上凝固成晶,这场始于‘土味’的蜕变已孕育出‘乡雅’的新生。”

2026上海国际淀粉展将于2026年6月15-17日举办。我们满怀期待地邀请您参加“第二十个生日——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展览会”。2026年6月15-17日,让我们再次相约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期待与您共绘“淀粉改变生活”的新篇章,共拓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新蓝海!

推荐阅读  2025美妆个护品牌数字生态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聚焦数字化转型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