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展现古代神话中的广寒宫风貌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奔月后居住在广寒宫,这座“天上宫阙”究竟是什么模样?首都博物馆通过展品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为我们揭开了古人想象中的广寒宫的神秘面纱。
这件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出土于北京后英房元大都遗址,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央描绘的两层三间重檐歇山顶楼阁。楼阁配有格子门,平座上还有围栏,楼阁后栽种着形似梧桐和丹桂的树木。楼阁下层,一道云气腾空而起,掠过楼顶,直冲霄汉,其整体构图与山西芮城永乐宫纯阳殿的元代壁画部分场景颇为相似。
南方建筑风格与文化交流
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中的楼阁建筑形式类似于南方建筑风格,而江西吉安(古称庐陵)是元代嵌螺钿漆器的重要产地之一。从材料产地和构图风格来看,这件作品很可能来自南方。
据考证,现今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白塔所在的位置,曾是金代广寒殿旧址。这至少表明,在元代的大都地区,广寒宫的故事广为流传。不过,这件残片上的广寒宫图究竟是以什么建筑作为参考,如今已无法考证。
历史背景与文化融合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作为文物,正是这种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元代时期,南北方的艺术风格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这件文物不仅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也反映了当时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
未来研究与保护
首都博物馆对嵌螺钿广寒宫图漆器残片的研究仍在继续,未来或许能够揭示更多关于广寒宫的历史细节。这件文物的保护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神话传说的演变,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文物保护技术不断提高,未来我们有望通过更先进的方法,进一步揭示这件漆器残片背后的故事,为公众呈现更加完整的历史画卷。
(作者为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