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9 月, 2025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中國崛起為反西方新秩序核心

featured-lonnews-com

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天津峰會於9月1日圓滿閉幕。會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強調,這次會議是「規模最大、成果最豐碩、也能指引人類前進方向」的一次盛會。上合組織如今已發展成為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27國組織,覆蓋世界近一半人口、全球四分之一經濟總量,正成為重要的區域合作平台。

王毅特別介紹了本次峰會的八項主要成果,這些成果凸顯了中國在組織未來的主導角色。峰會後的聲明與協定形成了八項明確進展,王毅總結道,上合組織正從單純的地區安全協調,逐步邁向全面性的經濟與治理機制。

中國的全球南方戰略

《法國世界報》以大篇幅報導指出,天津峰會成為習近平展示中國作為「反西方新秩序」核心的舞台。習近平在開幕辭中直言要反對「冷戰思維與霸凌行徑」,呼籲「全球南方」合作推動治理改革,並宣稱「中國將成為歷史轉折中的穩定力量」。

與會者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以及土耳其、伊朗、白俄羅斯等多國領導人,排場營造出「世界向東方聚攏」的氛圍。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僅宣布將向成員國提供20億元人民幣援助,還承諾三年內追加100億元人民幣貸款,並推動1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

峰會的政治信號

與會領導人簽署了《天津宣言》,重申「同一地球、同一家人、同一未來」的理念。據現場畫面曝光,習近平、普丁、莫迪三人並肩交談大笑。然而,外界也注意到中印邊界爭端未解,《人民日報》將莫迪照片置於次要版位的編排,被解讀為微妙的政治訊號。

上合組織自2001年成立,成員國數量已倍增。與會學者認為,它並非嚴格的軍事或政治同盟,而是一個「幾何可變的網絡」,中國在其中被認可為核心平台,對不同國家提供不同籌碼:非洲與太平洋國家獲得資金與基建支持;伊朗與北韓獲得經濟生命線;印度與土耳其則借此平衡與西方的關係。

多極世界的形成

這種鬆散合作雖不等同聯盟,卻逐漸形塑出一個「多極世界」的框架,中國則企圖成為其中的穩定中心。上海合作組織是2001年由中國、俄羅斯及中亞五國成立的區域合作機制,總部設於北京,其宗旨是以「上海精神」為基礎,強調互信、互利、平等、協商,並共同應對安全威脅。

近年來,組織的外延不斷擴張,包括南亞、東南亞與中東國家,反映中國在「全球南方」中的影響力提升。SCO不同於傳統軍事同盟,更強調安全與經貿合作並行,被視為北京推動「非西方治理模式」的重要平台。

未來,上合組織可能會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尤其是在推動多邊合作和應對全球挑戰方面。隨著中國在該組織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世界將密切關注這一動態發展。

推荐阅读  《鬼武者 Way of the Sword》游戏评测:探索江户时代的黑暗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