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0 月, 2025

上海推出“票根码”试点,推动消费新模式

unnamed-file-722

上海市在推动“票根经济”方面再出新招。自10月15日起,上海市服务消费促进会在市商务委的指导下,启动了“票根”联动消费试点。消费者可以凭借观演、观赛、观展的票据领取“上海票根码”,在餐饮、娱乐、零售等商户享受消费折扣。

上海市服务消费促进会成立于2024年7月,旨在促进上海服务消费的提质扩容,构建高品质服务消费体系,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常务副会长范林根在接受界面新闻独家采访时表示,此次试点是上海系统化推进“票根经济”的首次尝试,采用“一码两清单+平台制”为核心,首场试点演出定于10月18日,活动将持续至11月15日。

首批试点活动与商户

第一批“票根”清单包括5场热门演唱会、顶级文化演出和重大体育赛事,如10月18日的威神V演唱会、白举纲演唱会,11月8日的萧敬腾演唱会,11月14日—15日的黑眼豆豆演唱会,以及10月16日—19日的FISE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

与此同时,联动消费试点商户清单包括97家商户,分布在正大广场、世博源购物中心、前滩太古里、前滩公园巷、飞洲国际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优惠幅度为6折到9.5折不等。范林根指出:“商户选址贴合观众消费场景,都是演出场地附近的商圈,方便大家观演前后吃饭、逛街、休闲。”

“票根码”系统的运作机制

“票根码”试点初期有明确的参与条件与操作流程:消费者购票后,支付宝会自动推送“票根码”,也可以通过购票时的二维码扫码领取。消费时只需出示“票根码”,通过支付宝结算即可自动享受折扣。优惠有效期为演出日的前3天至后3天,总共7天,这既覆盖了外地游客来沪观演的停留时间,也避免商户负担过重。

范林根表示:“折扣力度由商户自愿设定,完全市场化推动。”商户优惠幅度可实时调整,商户在平台上就能自主操作,系统会及时更新。

“票根经济”的历史与未来

此次“票根码”试点并非凭空推出,而是源于上海对“票根经济”的长期探索。今年2月,上海发布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其中就提及打造商旅文体展联动场景,支持市场开发“门票+”主题产品。今年5月印发的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放大“票根经济”效应,支持购物中心、景点为持有节展赛会票(证)的消费者提供优惠。

上海市服务消费促进会曾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搭建过票根联动模式。“当时没有‘票根码’系统,全靠手动对接,参会者凭入场吊牌,可在周边多家商户享受8-9折优惠,商户门口挂对接标识,场馆内做提示,最终效果很好。既解决了大会场内餐饮压力,也为商户带来了流量。”范林根称。

“票根码”的升级与展望

相较于此前的“点对点零散对接”,此次“票根码”实现了三大升级:一是规模更大,从单次活动近百家商户升级为常态化近百家商户,且后续或将扩容至数千家;二是机制更系统,首次建立“演出清单+商户清单”双清单模式;三是操作更便捷,依托票务和支付平台,从“手动验牌”升级为“一码通享”,消费者和商户均零成本参与。

“以前一场活动结束,联动就终止了。现在有了‘票根码’平台,演出活动可以随时加进来,商户也可以随时调整优惠,能常年运行。”范林根强调,“灵活+长期”成为“票根码”的核心优势。

在启动“票根码”试点的同时,上海市服务消费促进会已规划在多个维度推动“票根码”扩大辐射面。票务方面,下一步将接入大麦、猫眼两大主流平台,同时还将纳入包括久事体育在内的赛事票务渠道,覆盖上海80%-90%的演出、体育赛事和展览。

支付端层面,“票根码”将在支付宝基础上,逐步接入微信支付和银联云闪付。这三大支付渠道占全市数字支付的90%以上,能覆盖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支付习惯。

长远而言,“票根码”吸引的将不仅是本地消费者,外省市乃至国外游客也将成为使用者。在范林根看来,本地观众主要是餐饮消费,但外地游客会住酒店、逛景点,带动的是旅游、住宿、零售等综合消费,消费拉动效应会更明显。

“未来希望能够实现一码在手,联动全市消费,打破过去一个活动一个码的各自为战,让‘票根经济’成为上海消费升级的新引擎。”范林根说。

推荐阅读  诺华发布上海血脂管理数字化蓝图,助力健康中国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