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8 月, 2025

上海统战文化潮涌:新时代的团结与创新

unnamed-file-386

漫步在千年古镇上海枫泾镇,古树环绕、青砖古厝,古朴的历史建筑与现代的气息相互辉映,仿佛能听见时光的脚步声。然而,这里不仅是一个江南古镇,枫泾在统战史上也留下了璀璨印记,走出了朱学范、丁聪、张慈中等多位爱国仁人志士。近年来,随着上海统战文化热潮的兴起,许多人在这里漫步,读懂统战历史文化。

“原来团结的故事可以这么潮!”一位参与上海统战文化City Walk的“90后”统战成员感叹道。今年,上海统战文化周推出了七条“团结之路”,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走进团结故事。一个“潮”字,道出了多地统战文化集中展示时的特色,成为统一战线创新表达的关键词。

统战文化的创新表达

在上海统战文化周的开幕活动中,黄炎培曾孙、民建会员黄翔,与曾祖父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黄翔表示,曾祖父用一生坚守了“理必求真,事必求是”。如今,他也成为了民建的一员,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与全息投影“还原”,讲述家事与国事,让统战故事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流传。

类似的创新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重庆推出统战历史文化100秒系列短视频,福建则通过“同心地标”书签扫码即听统战故事。武汉的“红色线路”和“绿色线路”步行或骑行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打卡历史文化旧址。这些创新为统战文化增添了科技与时尚的色彩,使其更贴近年轻一代。

全国范围的统战文化活动

近年来,北京、上海、重庆、湖北、福建等地以统战文化活动为抓手,系统进行统一战线历史挖掘、理论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和价值引领。通过City Walk、展览、阅读等多种形式,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知统战文化,打造了一批永不落幕的宣传阵地。

“有意义、有意思、有粘性、有网感”,这是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斌的目标。北京市策划的“同心之旅复兴有我”系列活动,吸引了各领域党外人士、互联网大V、媒体记者等参与,2024年度线上阅读量达到1.1亿次。这四个“有”字,确实“粘”住了许多年轻人和网络人士。

统战文化的未来发展

在湖北打造的统战文化博览汇活动矩阵中,“东湖论坛·遇见文化”是主体项目之一。通过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等项目的创新表达,统战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活动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放大了“团结”二字的声量,以“团结”文化凝心聚力。

今年7月,在上海统战文化建设座谈会上,专家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何虎生教授指出,统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统战工作实践中形成发展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他认为,实践层面上,统战文化指导新时代统战工作扎根中国社会,推动凝聚共有价值观念、完善统战制度体系、更新统战话语表达协同发展。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讲师李素军表示,统战文化既是国家的、高阶的,也是大众的、平实的。要扩大统战文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需要对统战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团结文化精神锲而不舍地传播。

未来,统战文化建设还可以有哪些创新做法?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勇建议,建构“中国统一战线论坛”,作为统战文化标志性品牌,形成全国性、整体性统战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顶层机制;设立全国“统一战线日”,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使命的社会基础。

在实践中生长,在理论中探索,在青年中传播,统战文化潮涌,正在不断播撒团结的种子。

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原因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