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0 月, 2025

上海前三季度GDP突破4万亿,经济增长背后的策略与成效

gdp-4-1-1

2025年10月22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前三季度的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0721.17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超过全国水平。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马海倩对此表示:“这个成绩超乎预期,来之不易。”

马海倩指出,上海经济基本面平稳,新动能发展较快,部分领域边际改善趋势显现。她认为,上海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前瞻性的产业布局、综合优势的发挥以及促消费、扩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精准施策。

产业布局与新动能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上海的新质生产力表现突出,先导产业引领增长。前三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人工智能增长12.8%,集成电路增长11.3%,生物医药增长3.6%。

人工智能企业MiniMax的快速发展印证了这一趋势。自2022年初成立以来,MiniMax研发了多模态通用大模型,其产品已累计服务逾1.57亿名个人用户和5万余名企业客户及开发者。公司副总裁严奕骏表示,上海把人工智能作为先导产业重点发展,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

与此同时,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样亮眼。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上海汽车制造业重回历史高位,成为经济增长的另一引擎。

上汽集团透露,今年以来,集团已实现月销量同比九连涨,新能源汽车销量创下新高,1-9月累计销售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这一成绩源于上汽集团自去年下半年起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聚焦于自主品牌、新能源和海外市场的“新三驾马车”。

信息服务业的崛起

上海经济的另一大亮点在于信息服务业引领服务业增长。前三季度,上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马海倩判断:“上海的信息服务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成长周期。”

小红书副总裁许磊表示,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开放优势在前三季度持续释放,海外用户线上关注与线下入境的双重增长,为平台带来全新增量空间。

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

上海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先手棋,连续八年“新春第一会”聚焦于此,迭代出台八版行动方案。今年5月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直击企业痛点。

上市创新药企艾力斯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受益者之一。自2020年以来,企业每年都获得各级政府科创资金专项支持和奖励,其核心产品2021年上市首年就通过“浦东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快速进入医院,实现加速放量。

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海新设民营企业25万家,其中9月新设3.1万家,同比增长22%。截至今年9月,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60家、外资研发中心631家,较去年年底分别新增了44家和40家。

未来展望与挑战

马海倩指出,随着今年四季度冲刺和“十四五”收官在即,上海要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为未来五年发展奠定基础。上海的经济增长不仅仅是数字的提升,更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体现。

在外贸领域,上海通过挖掘东盟等新兴市场、增加高端制造品类占比、发挥民营企业作用,保持了外贸竞争力。消费方面,以旧换新、免签扩围、消费券等政策多管齐下,加上文旅商体展活动联动,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上海的经济成就离不开长期的系统布局和持续的投入。无论是三大先导产业还是信息服务业,都是上海长期战略的结果。未来,上海将继续发挥“五个中心”国家战略功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MOG数字科技投资香港Luckyins Technology,推动保险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