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月, 2025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召开,圆桌象征更大合作

unnamed-file-40

中新社天津9月1日电——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此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议中心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圆桌,习近平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领导人围坐在一起。圆桌中央展示着2024—2025年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徽标,其设计以大地色和杏金色为主色调。这是“上合组织大家庭”时隔7年再次在中国聚首,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上合组织的扩展与影响力

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4年的发展历程。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长为26国参与、在5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经济总量接近30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

在过去的两年中,上合组织增加了两个新成员。2023年,伊朗正式成为成员国;2024年,白俄罗斯也将成为第10个成员国,成员国数量达到了两位数。与此同时,老挝也在此次会议上正式成为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

“上海精神”的核心理念

上合组织的成功与其核心理念“上海精神”密不可分。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峰会上曾表示:“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庭’,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上海精神”强调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一理念超越了零和博弈的旧观念和“小圈子”的旧范式,是上合组织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

习近平在此次会议中呼吁各成员国“加强团结协作,把合作盘子做大”。从安全与经济合作的“双轮驱动”,到卫生健康、安全、发展、人文“四个共同体”多轨并进,再到建设“五个共同家园”,上合组织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中方与上合组织其他国家累计贸易额突破2.3万亿美元的目标提前实现,成员国之间开通的国际公路运输线路近1.4万公里。当合作共赢成为可感的现实,圆桌的扩大便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面向未来的行动合力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并呼吁“持续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改革,加强资源投入和能力建设,让组织机制更完善、决策更科学、行动更高效”,以助力上合组织更好发挥功能。

此次峰会成果丰硕,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批准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上合力量”。

这张圆桌不仅象征着平等与开放包容,也代表着“上合组织大家庭”并肩前行的生动表达。海河之滨再出发,上合组织令外界有了更多期待。

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引发全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