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月, 2025

上海蝉灾引热议:山东人急盼“知了猴”美味

unnamed-file-1369

“抓住了一只蝉,就抓住了整个夏天。”然而,今年夏天上海的蝉却呈现爆发态势,嘹亮的蝉鸣声如同自带扩音器,频繁“蝉工降雨”更是让“上海蝉灾”登上热搜。

在另一端,山东人却因错过这道夏日美味而焦急不已。毕竟,“山东人地毯式搜索知了猴”也曾登上热搜。此外,河南、苏北、皖北等地也有食用知了猴的习俗。

蝉的“大年”与生态策略

今年蝉的数量为何如此之多?这是因为蝉迎来了“大年”。蝉,作为半翅目蝉科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种类超过3000种。它们在地球上已有超过1亿年的历史。

蝉的生存策略之一是在短暂的繁殖期内群聚出现,以应对捕食者。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蝉的种群数量每年不同。今年上海等地正逢蝉的“大年”。

蝉是不完全变态昆虫,生命周期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阶段是蝉生命中最长的阶段,生活在地下数年,以植物根茎汁液为食。

蝉鸣的科学与影响

蝉鸣是否会让人震聋?在树上高歌的蝉,生命已接近尾声。雄蝉用鸣叫吸引雌蝉,鸣声可达100分贝,相当于喷气式飞机的轰鸣。

雄蝉通过腹部的鼓膜发音器发声,振动鼓膜的肌肉每秒能伸缩1万次。尽管蝉鸣声大,但人们不常与蝉群零距离接触,因此对健康影响有限。

知了猴的美味与风险

山东、河南人爱吃的“知了猴”其实是蚱蝉的若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被誉为“唐僧肉”。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知了猴,一些人可能对其蛋白质过敏。

此外,知了猴的嘌呤含量较高,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尽管如此,知了猴仍是一道受欢迎的夏日美味。

生态影响与未来方向

大量捕捉知了猴是否会影响生态平衡?答案是肯定的。蝉是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大量捕捉会破坏生态平衡。

为满足食用需求,山东、河南等地已开始尝试规模化养殖蚱蝉。这种养殖方式不仅环保,还能建立从养殖到销售的产业链。然而,由于蝉的生命周期长,养殖成本高,这一产业仍需完善。

刘志华.蚱蝉的生活史、营养价值和人工养殖 .生物学教学,2016,41(05).

未来,推广养殖蝉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这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保护自然生态。

推荐阅读  马景涛之子欲进娱乐圈,吴佳尼携子韩国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