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半年报:5.6%增速背后的支撑力量

山东省近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经济报告显示,该省GDP达到50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再度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在过去五年中,山东的GDP总量逐年递增,尤其是在当前外部环境和经贸秩序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这一增速显得尤为引人注目。那么,山东是如何实现这一增长的呢?
农业稳扎稳打
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山东通过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上半年,山东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3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
山东的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547.4亿斤,同比增长0.7%,单产水平和总产增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和瓜果产量分别增长3.1%和2.9%,主要畜禽肉蛋奶的供应也十分充足。猪、牛出栏量分别增长1.6%和4.2%,家禽出栏量增长18.3%,水产品产量增长4.5%。
工业硬核“输出”
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增长13%,拉动全省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
山东的工业基础雄厚,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在全球经济“脱虚向实”和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山东工业在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方面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为经济稳定增长注入了活力。
上半年,山东的汽车、铁路船舶、电子等高门槛行业的增加值不断增长,这体现了该省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统筹科技创新与产业资源方面的努力。
出口韧性强大
山东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73万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6%。
高技术产品出口达900.8亿元,同比增长28.1%;机床、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451.8亿元,同比增长36.3%;绿色低碳产品出口60.6亿元,同比增长12.2%。
这些数据表明,山东在推动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创新力正逐步转化为新的发展增量。
消费活力与日俱增
上半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142.1亿元,同比增长5.6%。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7%和5.6%。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7%。
山东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及近4000场促消费活动,刺激消费增长。各部门的补贴政策也让消费者切实受益。此外,山东推出了黄河、运河、海洋等主题活动,以及“齐鲁1号”“泰山黄河号”等主题列车,进一步激发了消费热情。
随着这些积极因素的持续发酵,山东的经济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预计到2025年,GDP有望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