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隱藏健康風險:專家揭露五大潛在危機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生活日用品中,暗藏不少健康殺手。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享「5個家庭隱形危機」,包括塑膠餐盒、芳香噴霧、清潔劑、不沾鍋、殺蟲劑。這些物品並非不能使用,而是長期用錯方法,可能影響荷爾蒙、損傷呼吸道,甚至增加癌症、神經疾病的風險。
塑膠餐盒中的隱形威脅
黃軒在臉書粉專提到,不少人會用塑膠盒裝午餐剩菜,待晚餐再使用微波爐加熱,可能吃下雙酚A(BPA)與鄰苯二甲酸酯,進而干擾荷爾蒙。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荷爾蒙失衡、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生育力下降。
「建議加熱食物時,容器改用玻璃、陶瓷或不鏽鋼。」
芳香劑與呼吸道健康
芳香劑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例如甲苯、甲醛,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慢性咳嗽、過敏、氣喘加重,甚至與肺癌風險有關。若想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開窗通風是最佳方法。
「也可使用竹炭包、小蘇打粉,或種植虎尾蘭、吊蘭,有助於除臭。」
強力清潔劑的潛在危害
不少人清潔廚房油垢、浴室水垢,會使用「強效清潔劑」,但當漂白水碰上鹽酸,瞬間會冒出有毒氯氣。吸入後不只會咳嗽,嚴重甚至引發急性肺水腫。
「建議清潔劑別混合使用,打掃時戴手套和口罩並保持通風,或改用小蘇打加白醋,也能清潔頑垢。」
不沾鍋的化學風險
不沾鍋因少油又不沾黏,深受婆媽喜愛。不過塗層刮傷或高溫空燒,會釋放出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FAS)。這類「永久化學品」吃下肚後,會累積在體內,增加癌症風險、免疫異常、肝臟疾病。
「建議不要大火爆炒或空燒,一旦發現塗層掉屑,應更換新鍋。」
殺蟲劑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許多人看到害蟲,第一反應就是狂噴殺蟲劑,但其中成分「有機磷和除蟲菊酯」,可能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增加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建議優先使用捕蟲紙、蚊帳、紗窗防蟲,若必須使用,選低毒性配方,噴完立刻通風,並讓孩童或寵物暫時離開現場。」
這些日用品的隱藏風險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無害的物品,若使用不當,可能帶來長期健康問題。專家建議,應該提高警覺,選擇更安全的替代品,並注意使用方法,以減少潛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