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0 月, 2025

全球最大内河万吨级纯电动船“葛洲坝号”在湖北下水

unnamed-file-987

据央视新闻10月23日报道,全球首艘、载电量最大的内河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葛洲坝号”在湖北宜昌顺利下水。这一里程碑不仅填补了全球内河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的技术空白,还标志着中国在内河绿色航运与智能船舶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葛洲坝号”总长129.9米,设计吃水6.5米,最大载重量高达13700吨,相当于230节标准货运火车皮的运力总和。这艘船搭载了12个集装箱式锂电池电源,总电量达到24000千瓦时,约等于400台家用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总和。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在动力系统方面,“葛洲坝号”首次在内河大型船舶中搭载了智能驾控系统,集成了5G、北斗等多路通信,实现远程操控、自主避让等智能操作。这一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船舶的安全性,也为未来智能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针对内河长途运输的续航需求,“葛洲坝号”创新采用了新一代船用集装箱式移动电源系统。该系统支持快速换电模式,换电仅需半小时即可实现500公里续航,完全适配长江干线等内河长途运输场景。

绿色航运的未来

“葛洲坝号”作为我国万吨级纯电动散货船研制及示范应用的重点项目,不仅在电池容量、载重量两项关键指标上创下全球第一,更构建了内河绿色智能航运的技术体系与标准范式。

业内专家指出,这一创新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全球航运业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全球对绿色环保的日益重视,纯电动船舶的应用将成为未来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葛洲坝号”的下水不仅是中国航运业的一个新起点,也为全球内河航运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推动,更多的纯电动船舶将投入使用,进一步减少内河航运的碳排放。

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推动内河航运的效率提升和安全保障。专家预计,未来几年内,智能化和电动化将成为航运业的两大主流趋势。

“葛洲坝号”的成功下水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中国在绿色航运领域的又一次领先。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推进,中国有望在全球绿色航运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推荐阅读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召开,圆桌象征更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