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8 月, 2025

偏鄉孩子化身小導演:中華電信助力築夢

unnamed-file-221

在南投縣信義鄉的山上,孩子們正忙碌於一項非凡的創意工程。他們來自希娜巴嵐國小和桐林國小,週末時分,這些孩子們在校園裡專注地拍攝影片。這一切都得益於中華電信基金會的支持,該基金會致力於培養偏鄉孩子的數位技能,讓他們發掘自己的專長與志趣。

這些小導演們手持平板或手機,擔任導演、編劇或演員,全心投入各自的角色。紀錄片導演陳詩芸擔任講師,指導這些充滿創意的學生們,而大學生志工們則在一旁協助,確保每個團隊都能順利運作。

數位培力工程的廣泛影響

這項活動是中華電信基金會「好厝邊小導演」專案的一部分,該專案自2018年起,已在全國各地培養了超過500位小導演,製作出近200部短片。基金會每年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合作,舉辦首映會,讓孩子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

中華電信基金會董事長林榮賜表示,該專案的初衷是彌補偏鄉的數位落差,讓孩子們通過有趣的方式探索數位影音領域。他強調,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數位技能,還意外地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多元化的夢想與啟發

今年的「小導演」專案以「築夢人」為主題,邀請各領域的傑出人士分享追夢經歷。孩子們在聆聽後,紛紛提出自己的夢想,從田徑選手到法官,甚至有人希望未來能競選總統。這些夢想不僅反映了孩子們的多元興趣,也展示了他們對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例如,知本國小的一個小導演團隊受到部落獵人事件的啟發,夢想成為法官,期望法律能兼顧原住民族的文化與公平正義。在信義鄉,一位小女孩則希望成為田徑選手,因為她在學校裡是跑得最快的。

數位落差的彌補與孩子自信心的提升

林榮賜以自身的經歷激勵孩子們,他擁有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博士學位,曾在中華電信擔任多項要職。他分享了自己從小對數理的興趣,以及如何在職進修獲得博士學位的過程,鼓勵孩子們追求自己的興趣與夢想。

陳詩芸則是從中華電信基金會另一個專案「蹲點·台灣」出身,她在偏遠社區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發掘自己的專長與志趣。多年來,她致力於偏鄉學童的影像教育,幫助孩子們通過影像講述故事,並希望藉此縮小數位落差。

創造更多成長的契機

「小導演」活動不僅提供數位學習的方法,還盡量為孩子們創造更多的成長機會。例如,基金會在信義鄉高山上的學校舉辦活動時,特意邀請了漢堡餐車和PIZZA餐車,為孩子們提供平常難以享用的美食,讓他們在學習之外,也有美好的味蕾記憶。

這些努力不僅讓偏鄉孩子們獲得了數位技能,還提升了他們的自信心與成就感。中華電信基金會的這一舉措,無疑為偏鄉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了更多的養分與契機。

推荐阅读  台北市議員財產申報揭示經濟狀況:林亮君與苗博雅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