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月, 2025

庞智博回国加盟北大,推动机器人研究新高峰

unnamed-file-7

11月1日,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宣布,顶尖工业芯片和机器人专家庞智博已从瑞典返回中国,加入该学院担任长聘教授。庞智博的研究领域涵盖机器人灵巧手触觉感知和精细操控、多模态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和分层推理、以及可泛化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基础模型和应用等。

据北京大学介绍,庞智博于2002年6月在浙江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在杭州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芯片设计工程师,并迅速晋升为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他领导的研发团队是当时中国少数能够独立完成大规模系统级芯片(SoC)设计的团队之一。

从产业实践到学术巅峰

2009年,庞智博赴芬兰图尔库大学攻读工商管理(MBA)硕士学位,次年进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攻读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博士学位,并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MBA硕士及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加入瑞典韦斯特罗斯的ABB研发中心,逐步晋升至高级科学家、首席科学家,最终在2019年被任命为资深主任科学家。

2021年11月,庞智博开始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多所国际高校担任双聘教授职务,研究方向横跨智能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领域,聚焦具身智能、云边自动化及6G安全通信技术。

跨学科研究与产业应用

庞智博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和自主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多模态具身智能模型、高算力云化控制器、自主系统信息物理安全、网算控一体化设计、高动态灵巧机器人硬件等。他曾提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新范式“云雾自动化”(CFA)和一体化设计方法,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他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个业界领先产品,如ABB移动Yumi协作机器人、ABB工业动力系统、日立能源超高压电力电子控制系统等。这些产品在全球实现了数百万台/件安装,为企业创收数亿欧元。

“庞智博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发展,也为产业界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效益。”——业内专家

国际影响与未来展望

庞智博主持或核心参与了20多项包括欧盟地平线计划H2020、瑞典国家创新署基金等在内的政府和企业项目,累计负责经费超过1000万欧元。他持有25项美欧专利,发表了200余篇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并在50多次国际会议上担任主旨或特邀报告人。

此外,他还担任IEEE工业电子学会(IES)执委和多个IEEE技术委员会领导职务,以及多个IEEE期刊的副主编。他曾三次获得ABB集团瑞典研究院“年度发明人奖”。

庞智博的回国加盟被视为中国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一次重大人才引进。他在学术与产业界的丰富经验将为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带来新的研究方向和合作机会。

随着庞智博的加入,北京大学有望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实现新的突破,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推荐阅读  马德里动物园庆祝大熊猫“金喜”和“茱萸”五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