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7 月, 2025

潘琍强调深化县属国企改革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unnamed-file-717

7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潘琍专题调度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她在会上强调,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旨在激活发展动能,全力推动县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潘琍指出,县属国有企业改革是破解国企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也是提升县域经济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迫切要求。她呼吁强化改革落实,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明确职责,主动靠前服务,加强政策协同与业务指导。

深化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属国企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改革成效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活力与竞争力。潘琍的讲话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国企改革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通过改革提升经济效率的迫切期望。

据专家分析,县属国企改革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还能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这种改革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措施与具体行动

潘琍强调,要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加快推进企业“三化”转型。具体而言,改革将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增强企业的自我造血功能,提升资源整合与利用效率,推动企业向实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转型。

此外,潘琍指出,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重组合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权登记、质量评估体系,精准掌握国有资产数量及使用状况,严格规范产权管理,切实扭转国有企业“弱小散”局面。

专家观点与历史对比

经济学家李明表示,国企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制定,更在于执行的力度和效率。“历史上,国企改革曾多次面临挑战,但每一次的改革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李明说。

“国企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才能确保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李明,经济学家

未来展望与挑战

潘琍强调,深化改革成效需要综合考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程跟踪改革进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凝聚改革共识,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县属国企改革行稳致远。

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专家指出,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利益调整、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和前瞻性。

展望未来,县属国企改革的成功将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其他地区的国企改革提供宝贵经验。潘琍的讲话不仅为当前的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  北京市将实施新的交通限行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