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動亂:青年失業與政界貪腐的雙重挑戰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本週爆發大規模示威,因政府封鎖社群平台引發的抗議迅速升級為全面動亂。數萬名抗議者縱火焚燒政府大樓、攻擊政要住宅,甚至毆打執政聯盟領袖,迫使政府調動軍隊進駐街頭,企圖恢復秩序。
軍隊進駐加德滿都
當地時間週三(10日),持槍士兵在加德滿都主要道路設置崗哨,命令民眾留在家中,並檢查車輛與行人身份。軍方在聲明中表示,已逮捕21名涉嫌搶劫者,強調「軍隊將致力維護法律與秩序」。
據《美聯社》報導,這場抗議最初源於政府封鎖Facebook、X(前Twitter)、YouTube等多個社群平台,抗議活動也因此被稱為「Z世代運動」。大批青年走上街頭,反對言論審查,但警方隨即開槍鎮壓,造成19人死亡。儘管遭封的社媒App已於8日夜間恢復上線,但抗議活動仍持續蔓延,示威者轉而指控政界貪腐,並將矛頭對準政治菁英。
不滿政界貪腐與高失業率
社群媒體封鎖只是導火線,真正的怒火來自對政治階層的不滿。許多青年抗議「政二代」(nepo kids)過著奢華生活,卻讓普通年輕人陷入高達20%的失業率。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每天約有2,000名尼泊爾青年被迫出走,到中東或東南亞尋找工作,且往往還是高風險或低薪職務。海外尼泊爾人匯回的款項成為當地經濟支柱,約合尼泊爾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
「海外尼泊爾人匯回的款項成為當地經濟支柱,約合尼泊爾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
政治動盪的歷史背景
尼泊爾的政治動盪並非新鮮事。自2006年結束君主制以來,該國一直在努力建立穩定的民主制度。過去十多年來,尼泊爾經歷了多次政府更迭和政治危機,這次的動亂再次顯示出該國政治體制的脆弱性。
總理奧利(Khadga Prasad Oli)雖下令調查警方開槍事件,並承諾向罹難者家屬發放補償,但外界對他實際所掌握的權力表示質疑;奧利早前也已在批評聲浪中請辭。
未來展望與挑戰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尼泊爾政府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來恢復秩序並解決根本問題。專家指出,除了短期內的安全措施,長期的經濟改革和反腐敗措施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未來幾週,國際社會的反應以及尼泊爾政府的應對策略將成為觀察的焦點。這場動亂不僅是對尼泊爾政治穩定的挑戰,也考驗著該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應變能力。
「這場動亂不僅是對尼泊爾政治穩定的挑戰,也考驗著該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