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苏超热潮:从观赛火爆到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

苏超第11轮南京与徐州的比赛中,南京奥体中心涌入了60817名观众,再次刷新了苏超以及国内业余足球赛事的现场观众人数纪录。这场比赛的观众人数超过了第6轮南京对苏州的60396人和第9轮南京对盐城的60633人,显示出苏超的持续吸引力。
作为今年中国体育和文旅项目中的现象级爆款,苏超在过去四个月中热度不减,吸引了大量球迷和公众的关注,并引发了广泛讨论。与此同时,苏超的影响力也渗透到一些人的生活中,改变了他们的日常。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几位与苏超有交集的个体,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了一个真实且富有情感的苏超。
苏超的全民狂欢与城市联动
苏超一票难求已不是什么秘密。为了方便没有抢到票的市民观看比赛,同时丰富大众的文娱生活,江苏省内许多城市和片区开辟了多种“苏超第二现场”。
以南京市的江北新区为例,赛事期间设立了多达9个观赛点,包括梦之蓝青奥体育公园、砂之船(南京江北新区)超级奥莱、桥北滨江生态公园、金象城购物中心等南京市民熟知的地标性场馆和商圈。通过搭设大屏同步直播赛事,苏超的热烈氛围从比赛现场南京奥体中心蔓延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官方数据显示,青奥体育公园第二现场的单场观赛人数就超过了2000人。
除了观赛,现场还配有啤酒小吃市集、应援市集、3V3小型足球互动等活动,一些商家甚至推出了“苏超特惠餐饮套餐”和购物优惠活动。每逢比赛日,苏超已实实在在渗透进了市民的生活,以足球为媒介,带来了一场全民狂欢。
江北新区的经验与未来展望
能够形成这样的联动效应,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文体旅发展办主任余丽莎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一方面源于大众对苏超的热情;另一方面,江北新区已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在苏超出现之前,江北新区曾举办过2024刀郎演唱会、2024英雄联盟LPL夏季赛总决赛、2025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等重要体育和文化活动,充分利用辖区内的体育场馆和商业综合体等线下资源优势。
“我们将这些相关载体联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江北新区文商体旅联盟,有重要的演出和赛事时,都会定向组织大家做一些就地转化的活动,让大家一起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红利。”——余丽莎
随着苏超开打,江北新区迅速响应市体育局和文旅局的号召,将文旅和体育无缝结合,更好地释放出苏超的热度,让关注赛事的人流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消费增量。
苏超的文化意义与青训未来
苏超的爆火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合力。基础设施方面,江苏每个城市都拥有奥体中心,这是国内很多省份所不具备的;宣传层面,“江苏十三太保”的梗深入人心,这次以更开放、自我调侃的方式对待,展现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自信。
与余丽莎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苏超不仅仅是一项赛事,更是一项文旅活动,与江苏特有的文化土壤密不可分。苏超能否真正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也是热议话题之一。专业人士普遍认为,苏超展现了大众对足球的热情,但江苏乃至中国足球水平的发展任重道远。青训是支撑一项运动的土壤,同样值得关注。
余丽莎也坦言,足球得从娃娃抓起。在江北新区,青少年在足球运动中的参与度很高,校园足球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区有多达26所学校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并成立了4个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
7月份,南京江北新区泰山小学代表队刚刚赢得了2025江苏省青少年足球精英联赛小学女子U10组冠军。
在与行业内人士的交流中,也有声音期待苏超未来能向校园足球倾斜,比如以城市高中联赛的形式举办,因为年轻人才代表着一项运动的未来。
江北新区是一个缩影,在苏超蜕变为国内体育和文旅市场现象级产品的背后,各城市和区域都在展示自己的实力。但赛事能够火起来,建立在大众对足球的热爱,以及各地对足球的长远认知和投入上。苏超这把火能烧多久,能否从量变带来质变,也依然离不开这样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