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8 月, 2025

美中貿易逆差縮小至95億美元 創2004年以來新低

95-2004-

美國6月貿易逆差縮小16%至602億美元,創下兩年來新低,這一變化主要歸因於消費品進口的顯著下降。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縮小約三分之一,降至95億美元,這是自2004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中貿易逆差已連續五個月減少,累計縮小222億美元,跌幅達70%。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估算顯示,隨著介乎10%至41%的美國進口關稅稅率生效,美國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從特朗普重返白宮前的2%至3%,上升至18.3%,這是自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中貿易逆差縮小的背景

這一貿易逆差的縮小,反映了美國在消費品進口方面的顯著減少。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與美國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供應鏈的調整有關。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6月的進口下降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產品和服裝等領域。

此外,貿易政策的變化也對美中貿易逆差產生了影響。自特朗普政府以來,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一直處於調整中,這些政策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進口。

關稅政策的影響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研究報告指出,新的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不僅限於商品貿易。數據顯示,美國的關稅措施同樣對服務業帶來了影響。7月的服務業活動陷入停滯,許多受訪企業表示,由於大量新的進口關稅推高了成本,業務規劃變得更加困難。

“美國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已上升至18.3%,創下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專家觀點與未來展望

經濟學家認為,這一貿易逆差的縮小可能只是暫時的。隨著全球經濟的變化和政策的調整,未來幾個月的貿易數據可能會出現波動。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專家指出,關稅政策的長期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的背景下。

未來,美中貿易關係的走向仍然不確定。隨著美國大選臨近,貿易政策可能再次成為政治討論的焦點。專家建議,雙方應加強對話,以避免貿易摩擦對全球經濟帶來更大影響。

總體而言,美中貿易逆差的縮小反映了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包括政策調整、消費需求變化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隨著未來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化,貿易數據可能會出現新的變化。

推荐阅读  金磚峰會聚焦全球貿易挑戰,草案暗批單邊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