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8 月, 2025

美軍將領示警:學會撤退可削弱中國軍力

featured-lonnews-com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帶領下,中國展現出搶佔全球主導地位的野心,這不僅對台灣構成威脅,也對長期主導國際秩序的美國產生影響。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及全球局勢的變化,越來越多人擔憂這兩大強權可能會因無法達成共識而爆發衝突。美國陸軍將領史密斯(Patrick Smith)近日指出,若雙方真的不幸開戰,美國需要重新「學會撤退」,以換取更大的戰略優勢。

根據《美國國防新聞週刊》等外媒報導,史密斯在《軍事評論》撰文指出,近年來中國的國防發展迅速,特別是在火力、兵力分散及作戰幅員方面,逐漸扭轉了對美軍的劣勢。換言之,美軍對解放軍的優勢正在減少,而美國的聯合部隊必須考慮採取「後退手段」,才能有效爭取更大的優勢。

美軍戰略轉變的必要性

史密斯指出,由於美國在陸上和海上的小型軍事據點位處相對脆弱的外圍防線,因此在「危機訓練不足」、「維修力不夠」的情況下,會使美國兩棲作戰遭到削弱,可能被中國遠程武器逐一擊破甚至封鎖。

「美國需要重新學習如何撤退」,與二戰名將巴頓(George S. Patton)將軍「唯有進攻、進攻、再進攻」的格言不同,史密斯認為在當今的時空背景下,聯合部隊需要能夠承受反覆打擊。

史密斯強調,製造「針對困境(targeting dilemma)」後執行欺敵行動將是面對解放軍的一大關鍵。這一戰略考量並非否認過往「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的觀點,而是因為如今太平洋局勢受到遠程火力的左右,與1941年已經完全不同。

專家觀點與歷史背景

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學者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也認同史密斯的觀點,表示美國需要學會掌握撤退行動。他指出,如果能學會撤退,美國將會在與中國的對戰中取得更大優勢。

「與擁有海洋縱深的美國不同,解放軍一旦出兵,『背靠大陸』的情勢將讓中國艦隊從開戰的瞬間就置身射擊場。」

這一觀點反映出美國軍事戰略需要適應新時代的挑戰,尤其是在面對中國這一崛起中的軍事強國時。歷史上,美國曾在多次戰爭中依靠進攻取得勝利,但如今的地緣政治環境要求更靈活的戰略思維。

未來的戰略考量

隨著美中關係的緊張加劇,這一戰略轉變可能會對未來的軍事行動產生深遠影響。美國軍方需要在訓練和戰略規劃中考慮如何有效撤退,同時保持戰鬥力,以應對可能的衝突。

未來,美國可能會加強與盟友的合作,以建立更強大的防禦網絡,並在必要時採取靈活的撤退策略。這不僅是為了應對中國的崛起,也是為了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總之,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美國需要重新審視其軍事戰略,以確保在未來的衝突中保持優勢。

推荐阅读  世界辣椒联盟授牌遵义为“世界优质辣椒核心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