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三週,航空業面臨嚴重挑戰

美國聯邦政府因資金凍結而陷入關門局面,如今已進入第三週,而民主、共和兩黨仍未找到解決方案,這使得局勢可能進一步惡化。隨著政府關門持續,經營北美航線的航空公司開始面臨航班取消和營運混亂的困境。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這一混亂的主要原因是機場的航空交通管制員(ATC)無法正常工作。自10月1日聯邦政府資金凍結以來,這些被視為「必要工作人員」的航管人員必須無薪工作。然而,許多航管人員選擇請假留在家中,以此作為無聲抗議,這進一步加劇了機場系統的壓力。
航管人員缺勤影響廣泛
現任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上週表示,目前約有10%的航空管制人員「請病假」,或直接拒絕上班。這一情況已影響到德州奧斯汀和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等重要機場,部分機場的員工減少了50%,導致航班被迫改降或取消。
代表航管人員的國家航空交通管制員協會目前只能柔性勸導會員在政府關門期間繼續工作。協會向會員傳訊息表示,
「避免造成任何可能對您、工會或我們的專業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的行為。」
航空公司面臨的挑戰
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執行長斯波爾(Carsten Spohr)透露,一些美國本土機場出現明顯延誤問題,影響到漢莎航空與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的合作,特別是美國本土支線航班的中斷,進而波及歐洲越洋航線。此外,漢莎航空的新購波音787飛機無法如期取得認證,因為聯邦政府關門導致安全檢查無法進行。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執行長巴斯蒂安(Ed Bastian)早在上週表示,政府關門初期對航空業務影響不大,但若長期持續,情況將惡化。
「假使下週依舊沒有好消息,我們將開始密切關注或啟動新機制。」
歷史教訓與未來展望
回顧2018年,當時為期35天的聯邦政府關門曾導致航線網絡大混亂,多家航空公司合計損失超過數千萬美元。如今,航空版圖與跨州航班如此頻繁,一旦出現相同局面,後果將更嚴重,損失也必然超過七年前。
美國各地機場早已因資金削減和工作福利短缺造成航管人員短缺,如今又面臨無資金可用、薪水無法按時發放的困境,這進一步放大了問題。人員短缺不僅打亂美國各州機場航班,甚至讓不少飛機面臨潛在致命事故的風險。
航空產業律師合夥人里卡多(Ricardo Martinez-Cid)表示,
「當航空管制員拒絕上班,機場系統只能在最低限度勉強運行時,無論是機師或空服機組人員,都會發現自己正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
隨著政府關門進入第三週,航空業的挑戰日益嚴峻,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政府能否及時解決資金問題,恢復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