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9月走勢分析:聯準會降息預期與市場動能

市場對於美國聯邦儲備系統(聯準會)在9月降息的預期持續升溫,這一消息推動標普500指數在14日上漲0.32%,連續兩日收於歷史新高。然而,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顯示通脹壓力增大,為9月降息的可能性增添了不確定性。
財金博士段昌文在網路節目《TODAY財知道》中表示,聯準會的降息或將對美股產生一定刺激作用,但即便不降息,美股仍可能持續上漲。他指出,美股的動能或許能夠抵消9月的「魔咒」,但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
美股回購與AI動能
段昌文分析,自2011年以來,美股的回購活動對標普500指數的報酬率貢獻越來越大。公司回購自家股票,導致市場上流通的股數減少,從而推高每股盈餘(EPS)。近五年來,美股的動能顯著增強,這主要歸功於回購活動。
此外,人工智慧(AI)的動能在過去一兩年內持續存在,並有望進一步推動美股走高。然而,美銀的AI指數與標普500指數自今年3月以來出現顯著偏離,投資者需警惕AI動能是否開始與其他產業動能脫鉤。
外資流入與經濟數據
段昌文指出,美股的內在動能已經存在,加上海外資金的流入,除了通脹率外,美國的其他經濟數據表現良好,經濟衰退的疑慮微乎其微。美股的資金動能在股票回購部分年年上升,今年已突破1.2兆美元,實施動能超過一兆美元。
「到年底前,美股的動能主要來自於股票回購。」
歷史數據顯示,美股9月的報酬率通常較差,而8月則呈現上漲趨勢。因此,9月的下跌風險仍需謹慎對待。
高估值與投資風險
段昌文還指出,美股存在被高估的情形。標普500指數中,帕蘭泰爾(Palantir)以150%的年初至今報酬率位列第一,其市盈率(PR Ratio)和股價營收比(PS Ratio)創下歷史新高。此外,特斯拉(Tesla)、好市多(Costco)和禮來製藥(Eli Lilly)也被認為估值過高。
儘管部分人認為輝達(Nvidia)被高估,但作為行業龍頭,輝達的高估被視為市場預期的結果。若龍頭企業被高估,其他相關產業也可能面臨同樣的估值風險。
段昌文的分析為投資者提供了對當前市場狀況的深刻洞察,提醒投資者在面對潛在的市場波動時保持警惕,尤其是在9月這一歷史上波動較大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