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黄埔后代江西探访抗战遗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中新社 江西九江8月20日电 (朱莹 刘力鑫) 2025年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30余名两岸黄埔后代及高校学生近日在江西德安县万家岭大捷纪念园、庐山抗战博物馆等地探访抗战遗址,追寻抗战记忆。
“先烈先贤在抗战中不畏牺牲奋勇杀敌,深刻诠释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在江西九江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和历史资料的学习,让年轻一代更深入地了解抗战历史。
万家岭大捷的历史背景
1938年秋,中国军队在德安县万家岭地区歼灭日军万余人,史称“万家岭大捷”。这一胜利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万家岭大捷纪念园内,参与者通过文物史料等,感受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展现的不屈精神。
“抗战先烈们用血肉铸就了一座胜利的丰碑,那段遥远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台湾师范大学学生董星廷
台湾“中央大学”学生黄祥表示:“了解这段历史后更觉先烈所付出的牺牲可歌可泣,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成就与和平。”
庐山抗战博物馆之行
在参访完庐山抗战博物馆及“美庐”别墅后,黄埔后代、台青黄柏澄说,两岸民众经历的苦难是共同的,“全民族抗战历史不容忘却,希望更多台湾年轻人了解并传递历史记忆”。
庐山抗战博物馆内陈列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通过这些展品,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战斗场景,还能感受到抗战英雄们的无畏精神。
历史记忆的传承与未来展望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两岸黄埔后代通过共同的历史记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情感联系。专家指出,这种跨越海峡的交流有助于加强两岸的文化认同和历史共鸣。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让年轻一代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抗战精神,成为两岸共同面临的课题。活动组织者表示,希望通过更多类似的活动,激发年轻人对历史的兴趣与责任感。
未来,这样的历史文化交流活动将继续进行,旨在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并为后代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