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7 月, 2025

江西成功试验气象无人机人工增雨技术

unnamed-file-544

7月12日,江西省气象部门在抚州市成功开展了首次气象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这一突破性试验标志着江西在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天气调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天,一架由江西自主研发的“小青龙”JH-1大型气象无人直升机搭载云降水探测设备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按照预定航线升空,实施了一系列人工增雨作业和气象探测试验。这次首飞试验对大型无人直升机平台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能力进行了关键验证。

技术突破:无人机精准作业

在试验过程中,“小青龙”JH-1无人直升机按照预设方案,精准翱翔于任务空域,成功完成了10根Y1000型机载烟条的播撒作业。江西气象部门全程开展地面协同观测,监测数据显示,作业区域及周边的降水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充分验证了该无人直升机系统集气象观测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于一体的强大功能和高效性。

“小青龙”JH-1无人直升机最大航程6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550公斤,巡航速度达100公里/小时。

研发背景与技术优势

据了解,“小青龙”JH-1大型气象无人直升机由江西省气象局联合相关设备厂家共同研制。其最大航程可达6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为550公斤,巡航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直升机搭载的两套播撒装置可以在目标区域云层中播撒催化剂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这种无人机的研发不仅是江西气象部门与科技企业合作的成果,也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战略的具体体现。专家指出,利用无人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不仅可以提高作业的精准度,还能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和作业风险。

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

江西气象部门表示,下一步将在现有基础上,启动适用于该型号直升机搭载的多要素气象传感器和微型化气象要素遥感探测载荷的研制和试验,以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这一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提升江西省的气象监测和预报能力,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台记者杨萍、刘阳报道。

推荐阅读  布拉格大規模停電:高壓線故障引發多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