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1 月, 2025

建阳小白茶:从扶贫产业到乡村振兴的成功转型

unnamed-file-76

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一种古老的茶叶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建阳小白茶,这一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茶种,正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成为当地经济振兴的支柱产业。

小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1772-1782),当时漳墩南坑自然村的肖氏家族用当地菜茶的幼嫩芽叶创制了第一泡小白茶。茶界泰斗张天福曾指出:“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如今,建阳小白茶凭借“中国小白茶之乡”的美誉,走出了一条从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精准施策:从困境到振兴

2016年,漳墩镇面临着经济困境。南平市乡村振兴促进会顾问柳贵清回忆道:“捧着祖先留下的‘金娃娃’,却一度陷入‘讨饭吃’的困境。”当时,漳墩小白茶产业被列为重点扶贫项目,以期通过振兴茶产业来带动当地经济。

漳墩小白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民国时期,建阳白茶销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然而,市场经济转型、茶价低迷等因素导致产业衰退。柳贵清指出,小白茶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产业复兴的核心潜力。

为激活这一沉睡的产业,当地政府与扶贫开发协会推出了“六个一”扶贫体系,构建起系统性的发展框架。通过文化建设和品质提升,建阳小白茶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

科技赋能:创新引领产业变革

科技的力量在建阳小白茶的复兴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刘梦莹表示:“是小白茶成就了我的党代表身份,也让我拥有更多宣传推广它的契机。”

2017年,南平市启动新一轮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刘梦莹被派驻漳墩镇,通过科技创新破解产业难题。种质资源的保护与深耕成为重振小白茶的核心抓手,建立了小白茶种质资源圃,并开发出“紫芽”小白茶,成为产业升级的“拳头产品”。

此外,创新的“生态+”茶园管理模式通过“以草养茶”等方法,帮助茶园抵御了2022年的持续干旱天气,验证了其可行性。

产业振兴:林下经济的新机遇

建阳区充分利用林下经济的优势,推动小白茶种植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2022年,建阳区林业集团在松林改造山场开展林下小白茶种植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林下小白茶的品质远超预期,”建阳区林业集团产业发展部负责人章金龙表示。试点的成功为未来的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到2027年,当地计划新增林下小白茶种植面积2万亩,推动产业实现规模与品质的双重突破。

金融支持也是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2025年,建阳区推出“福林‧林下空间贷”,为林下小白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从历史的沉淀中崛起,建阳小白茶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品质,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随着政策、科技和金融的多方助力,这一古老的茶种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推荐阅读  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北京强硬回应特朗普关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