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1 月, 2025

甲骨文面临财务挑战:AI扩张引发市场担忧

ai-1-8

近期,巴克莱银行发布了一份看空报告,预测甲骨文可能在2025年11月面临现金耗尽的风险,并可能导致其信用评级降至BBB-,接近垃圾债券的边缘。这一消息让甲骨文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前,甲骨文因其4550亿美元的订单暴涨40%,但随后股价又回撤35%,让投资者感到困惑不已。市场疑问不断:甲骨文是否真的会爆雷,还是市场反应过度?答案似乎介于两者之间,预警信号确实存在,但尚不足以构成危机,只是科技巨头扩张期的“成长烦恼”。

预警信号:财务压力与市场敏感

巴克莱的报告指出,甲骨文的AI合同资本开支远超自由现金流,只能依靠外部融资周转,预计到2026年11月可能耗尽现金。甲骨文的负债股本比高达500%,远超亚马逊的50%和微软的30%。此外,甲骨文还面临超过1000亿美元的租赁承诺,这些都让投资者感到不安。

摩根大通则对甲骨文的4550亿剩余履约义务(RPO)表示怀疑,认为其中仅10%能在未来12个月确认收入,其余的都是2027年后的“远期支票”。甲骨文本财年需投入350亿美元资本开支,导致自由现金流为负。穆迪预测,下一年度股息后现金流可能更糟,达负60亿美元。

“订单暴增却看空”的声音也不是空穴来风。

风险解析:问题可控但需警惕

尽管市场对甲骨文的财务状况表示担忧,但将这些问题等同于“爆雷危机”并不合理。甲骨文的现金流承压是短期现象,并不代表长期造血能力不足。甲骨文近12个月的经营现金流达到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现金及等价物稳定在110亿美元,足以覆盖短期运营开支。

甲骨文的债务结构也并非不可控。其500%的负债股本比中包含了48%的“优质负债”,如客户预付费和经营往来欠款。其913亿美元的有息债务中,短期部分仅90.79亿美元,且以长期低息借款为主,无集中兑付压力。

年经营现金流215亿,利息覆盖倍数5.8倍,远超2倍的“安全线”。

长期展望:AI时代的核心玩家

尽管甲骨文面临短期财务压力,但其长期成长逻辑并未动摇。AI革命正进入深水区,企业级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甲骨文在企业级软件与云服务领域深耕多年,技术积累难以被轻易超越。其OCI算力集群和AIDatabase26ai已形成技术壁垒,具备承接其他AI客户订单的能力。

甲骨文的4550亿美元RPO是未来增长的“定心丸”,55%同比增长的云业务成为核心引擎,融资渠道畅通和优化的债务结构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回顾科技行业规律,亚马逊和微软在扩展云业务时也曾经历类似的“阵痛期”,最终坐稳行业龙头。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甲骨文的三个核心信号至关重要:RPO能否按计划转化为营收,短期有息债务能否平稳兑付,AI业务能否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只要这些信号向好,甲骨文就能平稳度过扩张阵痛,兑现长期价值。

综上,甲骨文或许会有短期波动,但长期来看,其在企业级AI基础设施领域的卡位优势明确,仍是AI时代的重要玩家。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推动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强调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