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0 月, 2025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一张床单背后的“宜昌大撤退”故事

80-1-7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中,一张印有“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联句的床单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张床单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抗战史上“宜昌大撤退”的重要象征。

八十多年前,这张床单曾悬挂于民生公司的船舱,见证了卢作孚带领民生公司员工在抗战期间的英勇壮举。卢作孚,作为民生公司创始人,被誉为近代爱国实业家,他在抗战时期扬起了“运输救国”的旗帜,组织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撤退行动。

卢作孚与民生公司

卢作孚1893年出生于重庆合川,青年时期曾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25年,他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打破了长江上游帝国主义航运公司的垄断。到1935年,民生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航运企业,卢作孚因此被誉为“中国船王”。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卢作孚题写了对联“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并委托三峡染织厂将其印制在床单上,发放给公司职员,号召大家关心国家危亡。

“宜昌大撤退”的壮举

1938年,随着上海及附近地区工厂的内迁,卢作孚调派民生公司全部船只投入抗战运输。10月,武汉失守,大量人员和物资必须从“川鄂咽喉”宜昌中转,经过三峡航道转移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

在长江上游枯水期即将到来的紧迫情况下,卢作孚坐镇一线,采用“三段航行法”,组织20多艘轮船和2000余只木船,在40多天内将滞留宜昌的3万余人和近10万吨物资抢运入川。卢作孚的回忆中写道:“轮船刚抛了锚,驳船即已被拖到轮船边,开始紧张装货了……”

“抢运期间,民生公司16艘船舶被炸毁,117名员工牺牲,76名员工伤残。”

历史的回响与现代的启示

亲历“宜昌大撤退”的教育家晏阳初将其称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卢作孚与民生公司的抗战运输不仅限于这40天,他们在整个抗战时期共运送150余万人入川、270余万人出川抗日,运输货物100多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卢作孚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指挥民生公司18艘轮船从境外安全返回祖国。1950年,他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毛泽东曾在回顾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提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将卢作孚列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这段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为现代企业家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启示。卢作孚的爱国情怀和实业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

推荐阅读  上海天文馆EAST望远镜揭示太阳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