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1 月, 2025

火箭军“流动医站”提升官兵医疗保障能力

unnamed-file-599

在火箭军某部,导弹军营的点位分散是一个显著特点,许多小散远点位距离卫生队有几十公里,官兵面临就医不便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部队创新性地组建了“流动卫勤小分队”,并采用“定点服务+巡回诊疗”的模式,将诊室“搬”到官兵身边。

“我们多走路,把健康服务送上门!”这是该部队对官兵健康保障的承诺。通过这一模式,流动卫勤小分队不仅提供日常医疗服务,还承担着应急救援等重要任务。在一次战术演习中,某连战士小廖在车辆伪装作业时受伤,小分队不到10分钟就赶到现场,军医刘佳欣迅速为其进行清创、缝合和包扎。

心理服务驿站:关注官兵心理健康

在大山中驻守的官兵,长期以来容易产生沉默和压抑感。为此,该部在各点位设立了“心理服务驿站”,由心理医师轮岗驻点,通过咨询、心理游戏等方式帮助官兵保持阳光心态。军士马慧龙表示:“每次看到流动卫勤车来了,心里就觉得暖暖的。”

这种贴心的服务不仅提升了官兵的心理健康,也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心理服务的引入,标志着该部队在关注官兵全方位健康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流动医疗服务的成效与未来

近两年来,“流动卫勤小分队”累计巡回诊疗近百次,为官兵提供医疗服务500余人次。这种保障模式不仅提升了实战化救护能力,也拉近了卫生队与官兵之间的距离。

“用心服务官兵,就是服务战斗力建设!”

这种创新的医疗保障模式在火箭军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未来“流动医站”有望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覆盖更多偏远点位,为官兵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

专家观点:创新保障模式的意义

军事医学专家指出,流动医疗服务不仅是对传统医疗保障模式的补充,更是对现代军事需求的积极回应。通过将医疗服务送到官兵身边,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提高了部队的整体作战效能。

此外,这种模式也为其他军种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在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的地区,流动医疗服务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流动医站的服务有望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官兵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推荐阅读  阿里巴巴即将发布新产品,港股通科技ETF上涨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