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險任蘋果日報董事長,媒體秘辛再掀波瀾

政治中心報導,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近日被指控指揮狗仔集團跟監、偷拍政敵,爭議持續發酵。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發表看法,對黃國昌的轉變表示遺憾,並透露一段不為人知的媒體秘辛。
林邑軒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早在菱傳媒和民報之前,黃國昌曾有機會成為一家重要媒體的董事長。2021年夏天,林邑軒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詢問:「如果我買下蘋果日報,讓黃國昌當董事長怎麼樣?」當時,蘋果日報因黎智英入獄而面臨產權問題,最終這項交易未能成行。
媒體背後的權力遊戲
林邑軒指出,後來菱傳媒與民報相繼成立,黃國昌若有意,完全有可能擔任這兩家媒體的董事長。然而,他選擇在背後操控,並以不負責任的方式影響媒體運作。2021年11月,菱傳媒成立,黃國昌透過「特約記者合作」的方式放消息。
這一系列操作最終導致菱傳媒在將近四年後宣布關閉,許多優秀記者因此受害。林邑軒認為,這種做法對媒體業界和新聞自由都是一種傷害。
民報的命運與黃國昌的選擇
2022年4月,「民報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凱思派出代表張晉源擔任董事長,接收了「民報」這塊招牌。據林邑軒透露,當時陳永興醫師希望能夠長期經營至少三年,但一年多後,黃國昌卻將民報賣給台鋼,未對陳醫師有所交代。
林邑軒分析,黃國昌之所以需要民報,是因為他的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需要一個具備公信力的獨立媒體來與OCCRP合作,而新成立的菱傳媒尚未達到這一標準。
媒體運作的深層次影響
這一事件揭示了媒體背後的複雜權力遊戲,反映出媒體在政治和商業利益中的微妙角色。專家指出,媒體的獨立性和公信力是其生存的基石,任何形式的操控都可能對社會信任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媒體不僅是信息的傳遞者,更是社會公器。任何對其獨立性的侵蝕,都可能對民主制度造成深遠影響。」——媒體研究專家張教授
未來,如何確保媒體的獨立性和公信力,將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黃國昌事件的後續發展,也將對媒體業界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