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險任蘋果日報董事長:媒體秘辛與爭議

政治中心報導,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近日被指控指揮狗仔集團跟監、偷拍政敵,這一爭議持續在社會上引發熱議。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對此表示不解,並感嘆不知黃國昌何時變成這樣,或許從未有具體事件觸發他的改變。
林邑軒透露,早在菱傳媒和民報之前,黃國昌曾有機會擔任一家重要媒體的董事長。2021年夏天,他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詢問:「如果我買下蘋果,給黃國昌當董事長怎麼樣?」當時,黎智英入獄,蘋果日報的產權難以處理,最終這些買家均未能如願。
黃國昌與媒體的複雜關係
林邑軒表示,後來的菱傳媒與民報,黃國昌若有意願,完全有可能擔任這兩家媒體的董事長。然而,黃國昌選擇躲在背後,用不負責任的方式影響媒體運作。2021年11月,菱傳媒成立,黃國昌以「特約記者合作」的方式放出消息,並在四年後的今天,菱傳媒宣布關門,讓一群優秀的記者受到影響。
2022年4月,「民報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凱思派出代表張晉源擔任董事長,接收「民報」這塊招牌。當時,陳永興醫師希望能長期經營至少三年,但一年多後,黃國昌未對陳醫師有任何交代,便將民報賣給台鋼。
媒體運作背後的動機與策略
林邑軒指出,黃國昌之所以需要民報,是因為他的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需要與OCCRP合作,需有一個具備公信力的獨立媒體,而新成立的菱傳媒尚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民報成為了最佳選擇。
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黃國昌在媒體運作中的複雜角色及其背後的策略考量。雖然他未能成為蘋果日報的董事長,但其影響力仍然不容小覷。
專家觀點與未來展望
專家分析指出,黃國昌的媒體策略顯示出他對於控制信息流通的重視,以及其在政治與媒體間的微妙平衡。未來,隨著媒體環境的快速變遷,黃國昌如何調整其策略,將成為觀察的重點。
目前,媒體界對於黃國昌的動向保持高度關注,尤其是在他如何應對外界的批評和質疑方面。這一事件也為其他政治人物提供了借鑒,如何在媒體運作中保持透明和責任感,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黃國昌的媒體策略顯示出他對於控制信息流通的重視,以及其在政治與媒體間的微妙平衡。」
隨著菱傳媒的關閉和民報的轉手,黃國昌的媒體版圖似乎正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未來,他將如何在這一領域中重新定位,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