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雨季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公布教师队伍建设进展

据中国气象局9月5日消息,2025年华北雨季已于9月2日结束,创下自1961年以来的最强雨季记录。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华北雨季从7月5日开始,比常年提前13天,结束时间则比常年晚16天。雨季持续时间较常年偏长29天,与1973年和2021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最长的雨季。累计降水量达356.6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多出161.1%。
从空间分布来看,北京、天津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南部等地的降水量比常年多出1至2倍,而河北西南部和山西西南部的局部地区降水偏少。与此同时,监测区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气温达到24.8°C,位列1961年以来的第四高。
教育部公布教师队伍建设进展
9月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展情况。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教育部正在努力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并与公安部合作,严厉打击诋毁和污名化教师的违法行为。
俞伟跃强调,教育部从严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出台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强化全链条闭环管理。教育部还指导各地各校建立健全师德教育、典型引领、教师准入等十项机制,落实师德违规“零容忍”政策。
财政支持教育发展
在同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的教育投入情况。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推动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全国专任教师人数接近1900万,比2019年增加了150多万人。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0亿元支持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的教师培训,并安排近450亿元专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例如,“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约1万名师范生。
农业防灾减灾与服务贸易发展
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水利部近日下达了9.4亿元的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支持福建、广东、新疆、甘肃等省份的灾后恢复工作,并加快推进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的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
据商务部9月5日消息,2025年1-7月,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45781.6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达到12594.6亿元,增长10.4%。
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在9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我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8.3%,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此外,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自2025年9月10日起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这一系列政策和数据的公布,反映了中国在气候、教育、经济和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