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锡价格震荡上行 供需双弱格局持续

8月1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市场上,沪锡主力合约收涨0.84%,报270200元/吨。当前,锡矿供应尚未完全恢复,国内市场维持偏紧格局。然而,随着缅甸锡矿复产进程的推进,供应恢复略有预期。与此同时,短期内下游消费进入淡季,需求疲软,锡市场呈现供需双弱态势,价格随宏观情绪波动。
缅甸锡矿复产进度缓慢,尽管2025年2月已审批采矿证,但受雨季、地震及矿区筹备影响,实际出矿预计推迟至四季度。据上海有色金属网(SMM)报道,云南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低于30天安全线。部分企业因亏损被迫将产能利用率降至30%-40%,个别工厂进入季节性检修或梯度减产状态。尽管有企业通过清理中间品库存小幅增产,但难以扭转整体低迷态势。
市场情绪与交易表现
近日,锡价高位震荡,冶炼厂多持挺价情绪,但实际成交稀少。贸易商积极入市报价,普遍反馈当前锡价较高,下游接货意愿不佳,观望情绪浓厚,市场整体交投表现一般。贸易商随行就市,以升水较小的品牌出货较好,但下游订单水平持续下滑,且三季度为下游消费淡季,锡相关消费较往年皆有下滑。
家电行业排产订单不足,光伏订单环比下滑严重,整体需求维持弱势。“当前市场情绪谨慎,成交量不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未来走势与市场预期
金瑞期货评论指出,国内云南、江西冶炼厂原料紧张,开工率偏低。需求端持续低迷,光伏需求未见改善,消费电子、家电进入淡季,终端需求疲软。当前基本面变化有限,8月供需平衡呈现小幅过剩,但量级有限,且供应端存不确定性,需求端海外消费偏强形成支撑。
“预计短期内锡价将延续震荡格局,”金瑞期货分析师表示,“市场仍需关注缅甸复产进度及国内冶炼厂开工情况。”
历史背景与行业挑战
锡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其价格波动与全球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近年来,锡市场经历了多次波动,主要受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锡市场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供应链,还包括需求端的不确定性。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锡在电池、光伏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短期内市场仍需克服供应瓶颈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未来,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政策变化及行业技术进步,以便在波动中寻找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