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9项重大创新项目通过验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医药等众多战略领域,河南省第二批29项重大创新项目在8月13日顺利通过验收。这些项目实现了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突破,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河南省科技厅透露,此次验收的项目涵盖多个产业链群,省财政支持总经费超过1亿元,带动项目承担单位投入资金7.5亿元,其中研发投入4.3亿元。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显著,一批标志性成果脱颖而出。
先进制造与新材料领域的突破
在先进制造领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了超高速机床主轴轴承核心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高端医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海上风电等主轴轴承的进口替代。与此同时,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在高压电气设备内多种参数的高灵敏度监测方面取得了突破,项目产品已在国内外电网改造和运行中成功应用。
新材料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开展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合成和纯化技术研究,成功实现11种关键电子材料的产业化,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研发新一代超高温高性能隔热材料方面取得突破,整体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
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信息工程大学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一体化防御难题,成功研发出内生安全自动驾驶和内生安全整车网联T-BOX等系统,实现了在智能网联客车上的整车集成和推广应用。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则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电控悬架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现代医药与农业的进展
现代医药领域,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河南省首个中药3.1类新药“枇杷清肺颗粒”,参与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25个,开发医疗机构制剂13个,运用现代育种技术选育辛夷等优良药材新品种9种,系统解决了制约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示范引领河南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现代农业领域,河南农业大学承担的“河南主要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绿色防控及生物农药创制”项目初步解析了小麦纹枯病、花生白绢病等8种重大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灾变机制,挽回小麦损失12.35亿斤,挽回花生损失1.67亿斤,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绿色防控网络,有效保障了粮油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
未来展望与持续创新
“目前,我省正依托科技服务综合体平台常态化征集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技术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及卡脖子难题,着力破解产业端科技瓶颈。”河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河南省将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提升粮食种质资源、人工智能、先进功能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绿色低碳、生命健康、无人机、具身智能等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