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9 月, 2025

河南宝天曼保护区红外相机记录79种珍稀动物

79-

在河南内乡的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5台红外相机如同“密探”,记录下了79种珍稀动物的身影。这些相机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捕捉着山林中的野生动物活动,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活态证明”。

近年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频繁出现在红外相机镜头中。林麝以其矫健和优雅的姿态,被誉为动物界的“帅哥”。由于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猎,林麝的数量曾一度减少。然而,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优化,林麝种群正在逐渐恢复。

小麂与中华斑羚的生态乐土

小麂是中国特有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因其叫声似犬吠,又被称为吠鹿。小麂通常成群结队,行动灵活,被称为“氛围感美人”。红外相机记录到小麂在白天觅食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它们的灵性与可爱。

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林中,中华斑羚也找到了繁衍生存的乐土。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斑羚以其强大的攀爬能力著称。红外相机捕捉到斑羚幼崽在陡峭山壁间学习生存技能的画面,显示了其种群在宝天曼的稳固发展。

红外相机的生态保护作用

红外相机不仅是监测野生动物的工具,更是生态保护成效的“度量尺”。据悉,过去六年中,这些相机捕捉到的珍稀动物视频数据达766GB。通过科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79种珍稀动物在宝天曼的生存状态良好,种群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多种动物新记录的发现,印证了宝天曼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这一发现不仅反映了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的实质进展,也展示了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良好成效。

展望未来的生态保护

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红外相机的应用将继续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未来,宝天曼保护区将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确保珍稀动物种群的持续增长。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宝天曼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将继续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典范,为更多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经验和启示。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家突破镍氧化物高温超导研究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