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消防員疑因梨泰院事件創傷輕生,揭心理健康體系缺失

韓國日前傳出一樁令人痛心的消息,京畿道警方確認,在該區域尋獲一名年僅30歲的消防員遺體。這名消防員曾參與2022年梨泰院踩踏事件的救援行動,從現場跡象推斷,他很可能是因創傷輕生。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南韓社會的廣泛關注,社群和專家們紛紛要求政府改革並強化創傷後期照護體系,以免再忽視這些在第一線辛苦救災人員的心理健康。
《韓國時報》報導,隨著這名消防員的逝世,與梨泰院事件相關的死亡人數已達到160名。根據地方警局透露,這名30歲的消防員遺體是在20日下午於京畿道始興市被發現,此前他已失蹤長達10天。警方初步調查現場,發現遺體上並沒有他殺跡象,且死者生前曾留下多封給予親友的字條,因此推斷很可能是自我輕生。
梨泰院事件的陰影
根據韓國媒體透露,去世的消防員自2017年開始服役,而在入職第五年的2022年10月29日萬聖節當晚,他被派往梨泰院鬧區協助救災。當時,梨泰院內部一條狹窄傾斜巷道因萬聖節慶祝活動湧入可怕人潮,發生嚴重踩踏事件,最終導致超過150人死亡。
在第一線參與救災後,該名消防員被診斷罹患憂鬱症,但事發至今已三年,他僅接受過9次精神科諮商。專家指出,這樣的頻率遠不足以幫助他走出創傷。
專家呼籲長期心理支持
任職於高陽市明知醫院的金姓醫師表示:「從國外類似案例來看,例如紐約911事件,治療災難倖存者並沒有固定期限,給予他們長期、甚至無限期的支持是決定必要的。國家在災難創傷的支持,特別對於第一線救災人員,更是必須比一般案例更完善。」
回溯政府數據,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一年內,約有1316名曾參與梨泰院救援的消防員接受強制諮商,其中142人轉介進一步治療。然而,許多第一線人員的創傷照顧多半就「到此為止」。
法律體系的缺失
公民團體「生命安全市民網絡」指出,韓國現行的災難救助法規存在嚴重漏洞,「現行法律僅狹隘地承認『災民』資格,卻排除同樣在災難中受創的罹難者家屬、第一線救難人員、目擊者與協助支援者。政府嚴重缺乏一個明確的體制,保障這群人的心理健康與基本權益。」
該團體補充說,當年在世越號沉船後,一名參與救援的潛水員因走不出心理創傷而去世。還有一名也曾參與梨泰院救援的前消防員,因創傷長時間無法癒合,被迫與家人分居、甚至辭職打零工維生。
國際比較與未來展望
《韓國時報》整理了不同國家針對第一線救災人員的心理支援與保障。美國在經歷911恐攻與多起大規模槍擊案後,聯邦與州政府設立長期心理健康服務,包括針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治療、輕生防治與後續持續追蹤。此外,也會和全國殉職消防員基金會等民間組織合作,從實際生活上給予這些需要幫助的救難人員與其家庭。
回顧近30年來,韓國社會歷經多起重大社會災難,但政府除了改善建築法規或公共區域安全標準之外,卻長時間漠視針對倖存者與救難人員的長期心理照護,才讓這些悲劇不斷重複上演。
現任總統李在明聽聞消防員去世後,表示哀悼,並承諾將努力擴大支持範圍,涵蓋受害當事人、家屬與第一線救難人員,幫助他們克服因目睹或經歷重大災難而帶來的心理創傷。
⚠️ 若您或身邊親友感到憂鬱或難以啟齒的困擾,請務必尋求協助:在台灣可撥打 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或透過地方政府心理健康資源尋求24小時專業諮商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