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动改革,强化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8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审议通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会议强调,要持续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
会议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革,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要素价格由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改革的目标是激发技术要素的创新活力,推进土地要素的集约高效配置,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改革试点的推进与创新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试点,引导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服务也被提上日程,要求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
会议指出,建设好县域普通高中关系到成千上万学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成长成才。要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建设,以适应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趋势。
在此背景下,政府计划通过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补齐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短板,完善学校建设标准,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实施教育数字化赋能,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和评价改革,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实施
会议指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会议强调要把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加强慢性病防治、康复护理等能力建设。
会议还提出,要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便利群众就近就医,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
“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政策协同发力,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完善医保支付等政策,扩大用药种类,提升基层看病就医保障能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显示出政府在改革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多方面努力。随着这些措施的推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服务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