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迎来转折:政策助力价格反弹,投资逻辑重塑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调整的双重推动下,光伏行业正经历一场显著的转折。光伏ETF(159857)自11月以来涨幅达到9.03%,领涨ETF市场。这一反弹不仅是价格变化的结果,更是行业结构性调整的体现。
2023年至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激烈价格战的挑战。然而,随着2025年的到来,供需格局的改善、政策支持的加码以及技术创新的突破,光伏行业正迎来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价格反弹驱动行业复苏
光伏板块的集体走强,最直接的驱动因素是价格的上涨。上游原材料方面,多晶硅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触底后,于第三季度开启强势反弹。以关键的N型硅料为例,其价格从2025年6月底的3.44万元/吨迅速上涨,到7月底已涨至4.71万元/吨左右。
“在短短一个月内,N型硅料价格涨幅约37%,整个7月的累计涨幅也达到了30%的水平。”
硅料价格的上涨推动了中游硅片和电池片价格的联动上行。以主流的N型G10L(182mm)硅片为例,其在7月最后一周的成交均价周涨幅就达到了9.09%。
组件环节的涨价幅度相对缓和,但同样确立了止跌回升的趋势。根据市场统计,2025年9月国内TOPCon双玻组件的定标均价约为0.715元/瓦,相较于7月份的价格,涨幅约为3.6%。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
2025年这轮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是政策干预与市场出清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层面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加速了落后产能出清;而价格跌至冰点后的供给收缩,为反弹创造了条件。
政策层面的利好还在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据透露,多晶硅行业或迎大整合,筹划中的《联合体》平台拟成立700亿元规模基金,通过“承债式”收购撬动杠杆。
企业业绩显现复苏迹象
光伏企业的最新业绩数据也显示出行业的复苏。以逆变器和储能为代表的板块逆势高增,而主产业链在价格触底后普遍进入“大幅减亏”的修复通道。
“阳光电源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到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高达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
其他企业如隆基绿能、特变电工、TCL科技等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业绩改善,印证了光伏行业已触底反弹,进入修复期。
未来驱动力与行业前景
长期来看,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依然巨大。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发电量的43%,光伏发电将超越水电成为第一大可再生能源。
AI革命对于电力的需求相当巨大,单靠传统能源显然无法满足,这也是各种新型能源加快发展的底层逻辑。太阳能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主力,预计未来5-10年仍将维持主力地位。
“反内卷”政策给光伏行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影响在于引导行业从恶性价格竞争转向高质量价值竞争。通过治理低价倾销等无序竞争行为,多晶硅、硅片等主要环节的产品价格已逐步脱离“白菜价”的困境。
在政策引导下,头部企业展现出更强的自律性,主动放缓扩产节奏,显著改善了市场的供需格局。更重要的是,“反内卷”政策正在重塑行业的创新发展生态,推动着技术研发的加速。
结语
综合来看,光伏行业在2025年正处于周期底部反转的关键时点。在估值回归理性、业绩拐点显现、政策环境友好、技术迭代加速、资金重新流入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光伏行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当前,光伏板块整体的估值以及成长性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从投资的角度看,市场的焦点依然是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以及各项经营数据、财务数据健康的优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