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反内卷”:市场调控与政策引导的双重奏

光伏行业“反内卷”不能简单理解为“涨价”。在市场预期走向落后产能出清的同时,行业亟需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长远稳定。根据广州期货交易所的通知,自7月14日起,多晶硅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由7%调整为9%,投机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1%,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0%。这一措施旨在为近期火热的多晶硅市场降温。
光伏行业“反内卷”是各方共识。从去年开始,光伏企业“反内卷”的呼声不断高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多次呼吁行业企业加强自律。近期,一系列政策将光伏行业“反内卷”推向高潮。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政策与市场的合力
市场对光伏行业“反内卷”抱有很高的预期,这从资本市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多晶硅是光伏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在“反内卷”的背景下,自6月25日以来,多晶硅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7月2日和7月8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触及涨停板。7月11日,价格一举突破4.2万元/吨大关,达到近三个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内卷”的催化下,光伏产业链的多晶硅现货产品、硅片等出现价格企稳的态势。然而,市场仍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硅料价格延续涨势,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25%—35%,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
企业困境与行业重构
光伏行业“内卷”的不利影响仍在延续。7月15日,多晶硅龙头通威股份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约为-49亿元至-52亿元。硅片和组件龙头隆基绿能也预计净亏损为24亿元到28亿元。光伏企业巨亏的现象显示出“反内卷”的迫切性。
目前,市场上对于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具体举措有着颇多热议。在政策的催化下,多晶硅的减产自律执行力度不断加大。有观点认为,光伏行业不出现并购重组,难以实现落后产能出清。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专家指出,抓住时机出实招,合力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将推动光伏行业“反内卷”取得更大成效。尽管光伏企业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一些企业已经出现同比减亏,少数企业还实现二季度单季盈利。
“光伏行业‘反内卷’不能简单理解为‘涨价’,而是引导市场竞争锚定正确方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因此,进一步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弘扬企业家精神,在持续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推动光伏行业行稳致远,是“反内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