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 月, 2025

公館圓環首日通勤大亂 苗博雅批市府決策失誤

unnamed-file-1442

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公館圓環拆除工程於今(30日)完成後,迎來了首個上班日。然而,一大早便出現交通壅塞的情況,引發市民不滿。社民黨議員苗博雅對此表示,自己自五月底開始便不斷警告市府,但市府不願意花力氣尋找更好的方案,只忙著消滅提出問題的人。

苗博雅指出,市府目前僅剩四招配套措施,包括「調整紅綠燈秒數」、「疏散替代道路」、「請公車族改搭捷運」及「請市民提早出門」。她要求台北市長蔣萬安必須為其錯誤決策負責,並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交通壅塞引發市民不滿

苗博雅表示,今天團隊收到許多市民投訴羅斯福路、基隆路的通勤交通慘況,最擔心的事不幸發生。她強調,自己詳讀歷年所有評估報告和規劃資料,從五月底開始就不斷提出警告,蔣萬安「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的方案會製造更多問題。

她批評市府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不願意花力氣尋找更好的方案,反而忙著消滅提出問題的人。苗博雅指出,她曾提出保留公車專用地下道的方案,但市府以施工期間過長為由拒絕,後來她聯合民間交通團體再提出施工期間最短的方案,仍被市府拒絕。

市府應對措施引發質疑

針對市府的應對措施,苗博雅指出,市府所謂的「調整紅綠燈秒數」措施,雖然羅斯福路綠燈時間加長,但基隆路到福和橋的車流卻更加壅塞。至於「疏散替代道路」,則是將車潮分散到辛亥路、永福橋等其他道路,但卻造成這些道路也出現塞車。

此外,市府建議公車族改搭捷運,但文山區南環段通車至少還需等八年,捷運路線不便,原本依賴公車直達通勤的人只能被迫多次轉乘。至於「請市民提早出門」,則被批評為官員省下施工時間的成本,卻由市民付出代價。

專家意見與未來展望

交通專家表示,公館圓環的交通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能解決,需要長期的規劃與協調。專家建議,市府應該重新評估現有交通方案,並考慮引入智能交通系統,以提升交通效率。

苗博雅強調,不管什麼辦法,市民已經因為莽撞市長受害了。為了成全魯莽的拆除神話,是可憐的小市民通勤族付出代價。她呼籲蔣萬安必須為自己的錯誤決策負責,現在、立刻、馬上補救。

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城市交通規劃的重要性。未來,如何在城市發展與交通便利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市府面臨的重大挑戰。

推荐阅读  罷免風波:台灣政治激辯與國民黨內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