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10 月, 2025

高雄男子酒駕拒測自稱警友會,最終面臨嚴厲處罰

unnamed-file-1228

記者洪正達/高雄報導 一名62歲的高雄吳姓男子於30日凌晨駕駛BMW自小客車行經苓雅區成功二路時,因行車方向不穩遭民眾檢舉。警方攔下該車後,發現吳男渾身酒氣,然而他不僅拒絕酒測,還聲稱自己是警友會成員,威脅可以將在場警察調至六龜。最終,吳男被警方帶回派出所偵辦,面臨高額拒測罰鍰及吊扣牌照兩年的處罰。經調查,吳男與警友會並無關聯。

苓雅分局指出,當日凌晨4點多接獲報案,稱在成功二路與新光路口有一輛自小客車行駛不穩。警方派員前往,發現該車停等紅燈時方向飄忽不定,於是上前攔停釐清。過程中,發現吳姓男駕駛全身散發酒氣且拒絕酒測,遂將其帶回派出所偵辦。

酒駕事件的背景與處罰

據了解,吳男在被要求下車時,開始大聲嗆聲自己是警友會成員,聲稱可以將員警調至六龜。當警方拿出酒測器時,吳男開始找理由推託,甚至要求抽菸,態度消極。警方因此當場扣車並帶回派出所偵辦。深入調查後,證實吳男並非警友會成員。

警方表示,吳男因不依規定使用燈光,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2條,面臨1200至3600元罰鍰;拒絕酒測行為違反同法第35條,處以18萬元罰鍰、吊銷駕駛執照、吊扣牌照兩年並扣繳牌照,轎車當場移置保管。

警友會與法律的界限

警友會作為一個支持警察工作的組織,其成員通常不具備調動警察的權力。這次事件顯示,某些人可能誤解或故意誤用其身份來逃避法律責任。專家指出,這樣的行為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加重法律後果。

「無論是否為警友會成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以此作為違法行為的擋箭牌。」一位法律專家強調。

酒駕問題的社會影響

酒駕一直是台灣社會的重大問題,每年因酒駕引發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數。政府和相關機構持續推動「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觀念,並加強執法力度以遏制酒駕行為。

根據交通部門的數據,酒駕事故的發生率在近年來有所下降,但仍需持續努力。專家建議,除了加強法律制裁外,公共教育和社會支持也是減少酒駕的重要手段。

「酒駕不僅危害自身安全,也對他人構成威脅,應該被社會所摒棄。」交通安全專家如是說。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推荐阅读  彰化幼兒園虐童事件揭露制度缺失,家長與立委要求全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