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1 月, 2025

高交会展示高校科研创新:智能材料与AI设备引领未来

ai-1-12

在本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上,超过一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携带他们的前沿科研成果集中亮相。这些创新不仅展示了中国科研的最新进展,也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央视记者高晨源在现场展示了一款名为“零功耗智能控温薄膜”的彩色材料。这种智慧纳米材料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尽管只有薄薄的一层,却在建筑降碳、设施节能、服装热舒适和卫星航天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智能控温材料的突破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智能无源热控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董恺琛解释说,这种材料在高温下能够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而在低温时则自动切换到保暖模式,帮助覆盖物体保持温度。

“目前材料的成本大概是每平方米100元或者更低。”——董恺琛

这种成本控制使得智能控温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更具竞争力,尤其是在建筑和服装行业中,能够显著降低能耗。

心脏健康的AI创新

在中山大学的展台上,记者见证了一套“心脏性猝死综合防治人工智能可穿戴预警设备”。该设备不仅解决了传统心电图设备穿戴不舒适、信号噪声大且弱等问题,还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精准识别异常心电特征,预测猝死风险。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雷宇键介绍说,传统设备的心电图采集时间较短,而新设备可以将采集时间从原来的24小时延长至一周。同时,他们开发了一系列模型来对心电信号进行降噪,提升信号质量。

“我们设备采集时间可以从原来的24小时持续到现在的一周时间。”——雷宇键

科研创新的未来展望

这些创新不仅展示了中国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实力,也为未来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智能控温材料和AI心脏健康设备的出现,预示着在节能环保和医疗健康领域将迎来新的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科研成果将有望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相关行业的进步。未来,如何将这些创新更好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将成为科研人员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高交会的成功举办,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为社会各界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出现,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将更加宽广。

推荐阅读  海南发现30处旧石器地点 揭示1.4万年前史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