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海》引发争议:制作失误与观众期待的对撞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新怡、何晓婷报道,古装剧《赴山海》自开播以来,因其明显的制作失误而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焦点。观众发现,饰演男主角萧秋水的成毅在剧中竟然手持划有荧光笔标记的剧本,脚上则穿着一双厚底洞洞鞋,这些本应在剪辑阶段被剔除的低级失误,居然通过了层层审核,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面对质疑和批评,片方没有诚恳致歉或说明,而是对穿帮镜头进行裁剪处理,试图“眼不见为净”。成毅在直播中呼吁观众“沉浸式观剧”的言论,也被网友批评为“傲慢”。
《赴山海》:从期待到失望
《赴山海》并非无名之作,作为S+级国产剧自宣发之初就备受关注。投资3亿,由高分爆款剧《莲花楼》原班人马打造,改编自温瑞安的经典《神州奇侠》,播出前在爱奇艺、腾讯双平台预约量突破1245万,话题阅读量近20亿,开播18分钟即创下腾讯视频热度破2万的纪录。
然而,这部被各方押宝的“爆款预定”,却在开播后迅速翻车。穿帮镜头只是冰山一角,无法融入武侠世界观的剧情、扁平单薄的主角人设、敷衍无聊的武打镜头等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剧中大量外景戏呈现出明显的“抠图”质感,被网友调侃为“页游特效”。这些制作上的瑕疵与S+级制作应有的品质相去甚远。
成毅的演技争议与过往成功
主演成毅在这场舆论风暴中成为焦点。他饰演的萧秋水是一个穿越到武侠世界的现代人,角色设定本应是对现代人吐槽幽默感的展示。然而,成毅在演出萧秋水的调皮或幽默时,很多表情和肢体显得生硬,被吐槽最多的是他含混不清的“口条”,即便依赖字幕也难以听清,再加上剧方后期制作把配乐背景音搞得特别响,吸掉了一些台词。
回顾过往,成毅曾凭借《琉璃》、《沉香如屑》、《莲花楼》等剧中的角色走红。
“禹司凤有‘情人咒’;应渊跳焚元炉;李莲花中碧茶之毒。”
这些“病弱”设定不仅很好地掩饰了成毅在表演上的短板,也戳中了观众的情感点。
影视制作的挑战与未来
从《赴山海》本身看,制作上的偷工减料显而易见。号称投资3亿,却呈现出廉价感十足的视觉效果,这背后是被挤压的制作预算、被压缩的拍摄周期、敷衍了事的后期。制作方试图用男主成毅和原著的IP效应来“赌”一把,结果在剧集口碑下跌和网友质疑时,只是粗暴地把粉丝推到一线,导致矛盾激化。
1个多月前,面对长剧市场的低迷,“广电21条”颁布,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提到松绑古装剧,不再限制时长和比例,灵活播出。然而,《赴山海》却被称为“内娱错题本”。
在当下的市场中,热钱不再涌动,制作方如何将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是制作精品剧的基本保证。观众不是不爱长剧,而是不爱烂剧,面对短剧、短视频的冲击,影视行业需要更多精品来重振市场。
作为演员,演技是立足之本,踏实面对每一次机会,认真琢磨每个角色,才能走得长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主办的2025年演员和经纪人培训班上,演员颜丹晨强调做演员要谨言慎行,
“获得荣誉很大程度是沾了角色的光。”
创作者们应始终坚信内容为王,观众不会因为演员坚持看完一部烂剧。制片人何叶在白玉兰上表示,
“我们既是创作者,也是观众,创作本身很单纯,大家各司其职,竭泽而渔去实现一个目标,观众才会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