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宿霧6.9級地震:26死147傷,進入災難狀態

菲律賓宿霧省在30日晚間經歷了一場規模6.9的強烈地震,震中位於巴隆蓬以西,震源深度約10公里。地震造成宿霧省多個城鎮受到嚴重影響,包括建築物倒塌和道路橋樑受損。截至目前,已確認至少26人死亡,147人受傷。當地政府宣布進入「災難狀態」,並展開全面救援行動。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晚上9時59分,隨後餘震不斷。宿霧省的博戈市是受影響較大的地區之一。地震的破壞力迅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警覺,立即啟動了緊急應變計畫。
災難狀態下的救援行動
菲律賓民防辦公室副發言人馬裡亞諾表示,地震造成的死傷人數仍在攀升。聖雷米吉奧鎮的災情尤其嚴重,當地警局代理局長拉尤格上尉透露,地震導致5人死亡,其中4人是在體育館參加籃球比賽時被壓住而喪生。死者中包括一名消防局人員、三名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成員以及一名受困瓦礫堆中的孩童。
當地政府宣布進入「災難狀態」,以便動用更多資源來救助災民。這一決定使得政府可以更靈活地調配資源,快速應對災情。
歷史上的地震影響
這次地震讓人想起2013年發生在菲律賓的另一場重大地震,當時的震中同樣位於中部地區,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歷史數據顯示,菲律賓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這次地震再次提醒人們提高防災意識。
「菲律賓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地震活動頻繁,防災準備至關重要。」——地震專家李明
展望未來:重建與防災
目前,當地政府和國際救援組織正在協調救援工作,為受災民眾提供臨時住所和醫療援助。專家建議,未來需要加強建築物的抗震設計,並提升公共基礎設施的韌性,以減少未來地震帶來的損失。
隨著救援工作的展開,當地社區也在努力恢復正常生活。政府承諾將加快重建進度,並在未來的規劃中納入更多防災措施。
這場地震再次提醒人們,自然災害的不可預測性以及防範措施的重要性。未來的重建工作將不僅是恢復建築,更是為下一次可能的災難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