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酷暑持續:5至7月近6萬人中暑送醫,創歷史新高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近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5月至7月期間,日本因中暑被送往醫療機構的人數達到約5萬9千人,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第二高記錄。數據顯示,其中有75人不幸死亡,65歲以上的長者佔中暑人數的一半以上。
從地域分布來看,東京都中暑人數最多,緊隨其後的是大阪府和愛知縣。值得注意的是,北海道上月因中暑送醫的人數是去年的兩倍多。這一數據引發了社會對高溫天氣的廣泛關注。
連續高溫引發關注
共同社報道指出,受高壓影響,日本大範圍地區的氣溫在星期二顯著上升。東京都中心地區錄得35.1度,這是今年第22個氣溫超過35度的酷暑日,與前年的記錄持平,成為自1875年有統計以來最多的年份。此外,東京自上星期一起連續9日出現酷暑日,追平2022年的最長紀錄。
歷史與背景
日本的夏季高溫並非新現象,但近年來的氣候變化使得酷暑日數量顯著增加。根據氣象專家的分析,全球變暖和城市熱島效應是高溫頻發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大都市區,由於人口密集和建築物密集,熱量更容易積聚。
消防廳表示,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日本全國仍將持續高溫炎熱,呼籲民眾做好防暑措施。專家建議,民眾應該避免在正午至下午三點的高溫時段外出,並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專家意見與未來展望
氣象專家指出,未來幾年中暑事件可能會更加頻繁,這要求政府和社會各界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應對。專家建議,應加強公共場所的降溫設施,並提高公眾對高溫天氣的警覺性。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更有效的預警系統,以便在高溫來臨時及時通知公眾。」一位氣象專家表示。
同時,政府也在考慮加強對老年人群體的保護措施,因為他們是中暑的高危人群。這些措施包括提供更多的社區降溫中心和加強對老年人的健康監測。
隨著氣候變化的持續影響,日本的高溫問題可能會成為一個長期挑戰。政府和社會各界需要攜手合作,採取有效措施來保護公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