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0 月, 2025

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热映,重温汉代文化之美

unnamed-file-229

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正在全国热映。这部影片以东汉末年为背景,聚焦于曹操的早期经历,从讨伐董卓、迎奉天子到与袁绍的官渡之战,生动描绘了曹操在乱世中确立使命与信念的过程,最终实现统一北方的壮举。

观众在观影后纷纷表示,电影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还兼具了星汉灿烂的浪漫与金戈铁马的磅礴气势。此外,影片中蕴含的诸多“课本知识点”也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从诗词到文物,从美食到风景,观众仿佛置身于汉代文化的熏陶之中,感受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自信。

重温经典诗词

影片中,曹操行至碣石山时,登山望海,吟诵起《观沧海》,满怀壮志与豪情;而在纪念阵亡将士时,曹操则吟诵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深沉的忧愤。这些课本中熟悉的诗词作为台词出现在影片中,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三国时期,尽管北方动荡不安,但文学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以“建安文学”成就最大,主要代表人物有“三曹”和“建安七子”。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开拓者,其作品多为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观沧海》和《短歌行》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文物的历史再现

细心的观众或许会发现,《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中出现了许多博物馆的“熟面孔”。例如,2025年3月由美国归还的四十一件文物中的“陶说唱俑”就惊喜出现在影片中,与国博的明星文物“东汉击鼓说唱俑”组成了一对“说唱兄弟”,在繁华的洛阳街头载歌载舞。

影片秉持着“有出土文物的,尽量用出土文物”的原则,主创团队实地走访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参考应用了一百余家博物馆的资料,借鉴了众多出土文物,呈现出了影片中的诸多精准细节。

“器物不语,但大汉匠心未远;陶俑犹在,故千年笑声未散。”

汉代美食的文化魅力

影片中有一场“袁绍设宴”的重头戏,曹操和袁绍分坐餐桌两端,看似吃饭,实则交锋。这场戏中提及的鱼脍、貊炙、太羹、羌煮四道菜,各有其历史渊源。鱼脍是活鱼做的生鱼片,貊炙是指烤全羊和全猪,太羹是不掺五味的肉汤,而羌煮则是涮羊肉。

影片中出现的瓜果蔬菜也经过精心考究,市集上只有梨,没有苹果,因为苹果是清朝才传入中国的。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观众在观影时是否也被“馋”到了呢?

洛阳风景的历史再现

洛阳作为故事的重要发生地,是整部影片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影片主创团队在汉画记载的基础上,合理推测并大胆想象,构建了一个鼎盛时期的东汉洛阳城:宫殿巍峨,万国来朝,市集熙攘,百姓安居。

如今,河南省洛阳市每年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赏花。虽然此时不是牡丹花季,但秋风送爽,洛阳的古韵与国潮同样值得细品。

正值国庆假期,影片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成为了观众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窗口。欢迎大家跟随电影的脚步,打卡洛阳这座华美之城。

推荐阅读  虚幻引擎5重制《真・三国无双2》将于2026年3月发售,支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