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7 月, 2025

丹娜絲颱風逼近台灣,海上警報發布,陸上警報可能跟進

unnamed-file-174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位於呂宋島西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已於今(5日)凌晨2時增強為第4號輕度颱風「丹娜絲」,目前中心位於恆春西南方海面。氣象署今日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並預計後續有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的可能性。

氣象署指出,颱風「丹娜絲」最接近台灣的時間為6日至7日上半天,將為台灣帶來明顯風雨。不過,北移過程中各模式預測分歧仍大,最新資料顯示以通過台灣海峽北上機率較高,但也有進入台灣陸地或由台灣東方海面北上的可能性。目前預報不確定性仍大,須多留意其後續動態。

颱風動態與影響

氣象署提醒,隨著颱風逐漸接近,受其外圍環流影響,中南部及東半部地區會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南部及花東降雨的時間會比較多,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中部及東北部的降雨較集中在中午過後到晚上之間,北部地區則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北海岸、宜蘭、西南部及澎湖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南部、東南部(含蘭嶼、綠島)、恆春半島沿海及澎湖亦可能有長浪發生。」

歷史背景與專家意見

台灣每年平均受到3至4個颱風影響,丹娜絲的路徑和強度再次提醒人們,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根據中央氣象局的數據,過去10年中,台灣遭受的颱風數量和強度均有增加的趨勢。

專家指出,颱風的不可預測性和氣候變遷的影響,要求政府和民眾提高防災意識。台灣大學氣候科學研究所的李教授表示:「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準備,以應對未來可能更頻繁和強烈的颱風。」

未來展望與建議

隨著颱風丹娜絲的逼近,政府部門已經開始準備應對措施,包括加強防洪設施和疏散計劃。氣象專家建議民眾密切關注氣象預報,並提前做好防災準備。

未來幾天,颱風的路徑和強度仍有變數,氣象署將持續更新預報,以提供最新的颱風動態資訊。民眾應保持警惕,尤其是在颱風可能登陸的地區,做好應對強風和大雨的準備。

這次颱風的影響,將再次考驗台灣的防災能力和應變措施。隨著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台灣需要持續提升防災意識和能力,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推荐阅读  中国宣布大规模减税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