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1 月, 2025

崇武古城:从历史遗迹到文旅新地标的成功转型

unnamed-file-611

当海防古城遇见现代表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惠安县以“崇武古城玩出新花样”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创意活动,成功实现了文化破圈引流与游客情绪共鸣。国庆中秋期间,崇武古城区域累计接待游客35.3万人次,单日最高达5.6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多个话题登上抖音泉州热搜榜第一,全网总播放量超3000万次,崇武古城的热闹景象更获得央视《朝闻天下》的关注报道。

这场从线上到线下的全面出圈,为惠安探索文旅融合、提振消费的新路径,写下了最有力的注脚。崇武古城如何从一个600多年的古城,玩出新花样,成为文旅市场的焦点?

玩出新花样的古城“火了”

在“双节”期间,惠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新潮文旅业态,将惠安文化、音乐盛宴、国潮元素、消费集市等资源导入崇武古城,形成集文化传播、沉浸体验、消费扩容于一体的文商旅融合载体。

崇武古城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天然带着历史的敬畏感。然而,为吸引年轻消费人群,惠安在“双节”期间主动破开这份厚重。创新推出的“惠安寻梦·次元奇遇”文旅营销活动,将抗倭历史文化与国潮元素、动漫风潮融为一体,转化为可触、可感、可玩的文创空间。

从“音乐”到“烟火”的业态融合

近年来,音乐成为惠安日益凸显的城市名片。“双节”期间,惠安成功举办“我在古城为你唱首歌”崇武古城音乐周活动,连续七天的主题演绎,让国庆之夜、古城之夜、中秋之夜的“夜夜出彩”成为文旅引流的金字招牌。

活动期间,配套特色民俗美食、惠安女服饰展陈、非遗文化体验等,营造“歌声入耳、美食入胃、文旅入心”的独特文旅体验。数据显示,活动累计吸引超15万人次参与,显示“古城+音乐+非遗”这一创新形式得到消费者的实质认可。

从“文化”到“消费”的场景塑造

惠安抓住“双节”的文旅消费窗口期,打造多个消费场景,实现“既有文旅流量又见消费增量”的发展成效。古城“烟火市集”飘香八日,惠安特色美食、非遗手作让人流连忘返。

“惠聚中秋·繁花夜宴”中秋博饼游园活动通过消费券发放、文化体验、文艺演出等多元形式,有效延长了游客互动体验与停留时间。崇武古城成功走出“同质化”的古城模式,成为游客心中的互动之城、体验之城、消费之城。

从卷“流量”到拼“留量”的发展范式

崇武古城在“双节”期间的创新探索,不止于提升古城的文旅市场增量,更在于为全县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发展新路径。崇武古城充分发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带动作用,通过对地域特色的精准挖掘、对民生需求的深刻洞察,精准抓住了文旅“第二赛场”的每一次机遇。

打造传播矩阵、创新互动传播、优化文旅服务,是崇武古城“双节”文旅出彩的三大关键因素。惠安通过深度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构建“官方媒体+自媒体+游客自发传播”三位一体的传播体系,成功突破城市宣传圈层。

如今,崇武古城不仅实现了人气与口碑的双丰收,更为古城类文旅项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站在新的起点,惠安将持续深挖滨海、惠女、惠雕、惠建等独特文化IP,推动文旅格局从“一城火热”迈向“全域繁荣”,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推荐阅读  鹤岗矿震救援持续,游客违规取盐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