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9 月, 2025

比利时鲁汶大学师生深入了解中国人大制度

unnamed-file-836

9月18日,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147名师生参加了复旦中国法暑期班,走进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学员们通过沉浸式体验,直观了解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增进了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出席活动,并与学员们进行了互动交流。陈靖详细介绍了市人大常委会的职能和运行机制,以及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还就学员们关心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对口帮扶、上海城市治理、人工智能发展、养老服务、青年人就业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深入交流与学习

鲁汶大学教授Bernard Henri Tilleman表示,能够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近距离观察中国地方立法机关的运行,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他指出,通过交流对话,学员们对中国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法律制度的稳定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回国后,我会将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欧洲学生,为促进欧中法治交流贡献力量。” — Bernard Henri Tilleman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够加强中欧之间的法律制度理解与合作。

背景与意义

上海市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红主持了此次活动,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杜宇、荷比卢商会执行董事徐余新及市人大外事委、复旦大学相关人员参加了活动。这次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中欧法律文化之间的桥梁。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负责制定法律、监督政府以及其他重要职能。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外国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框架。

未来展望

此次活动不仅让鲁汶大学的师生们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中欧之间的法律交流打开了新的大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类似的交流将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合作。

未来,上海市人大和复旦大学将继续推动这样的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国际间的法律文化交流与合作。

推荐阅读  微软发布MAI-Voice-1和MAI-1-preview模型,推动AI技术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