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应用十大场景发布,千寻位置案例引领创新

9月24日下午,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成果发布会在珠海举行,会上发布了《北斗应用十大领域典型场景及案例集(2025年)》。千寻位置与其合作伙伴的三大场景成功入选,为北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此次入选的三个典型案例包括:珠海云上智城投资运营控股有限公司与千寻位置联合提交的《北斗保障大型活动安全》、株洲市北斗产业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千寻位置合作的《“云—路—端一体化”北斗共享电动车》、以及天门市国充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千寻位置共同开发的《北斗助力实现智慧停车》。
北斗共享电动车:提升城市出行效率
在共享电动车行业中,传统定位技术的精度约为10米,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运营调度效率低下。千寻位置与合作伙伴通过构建“云—路—端”三位一体技术架构,显著提升了定位精度和管理效率。
在终端层,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智能中控搭载北斗时空智能芯片,定位精度提升至30厘米。在路端层,采用北斗高精定位终端结合“数字孪生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停车点的厘米级精准测绘。在云端层,部署了“共享电动自行车运营平台”,实时获取车辆位置信息,便于城市管理者进行精准调度和高效监管。
自今年6月30日在湖南株洲上线以来,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累计服务100万人次,服务里程达300万公里,已成为市民的主流出行方式之一。
保障大型活动安全:北斗技术的新应用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北斗技术为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定位生成—数据处理—应用落地”的闭环,构建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该案例的三大成效包括:一是“北斗厘米级定位+三维实景孪生”融合技术,实现立体可视化管理;二是“时空底座+多终端感知+智能调度”闭环体系,活动期间调度响应时间大大缩短;三是通过政企协同搭建城市级时空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提高处置效率。
智慧停车: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随着城市私家车数量激增,停车位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千寻位置与合作伙伴设计了“1+1+2+6”的总体架构,通过整合全市停车场资源,实现了路内外停车场的统一收费管理。
该模式结合AI识别和物联网技术,打造了基于北斗时空智能的高效路内停车管理新模式。目前,该案例已在天门市落地应用,完成了8000余个路内泊位及75个封闭车场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通过部署北斗定位收费巡检车及人员定位工牌,接入近百个第三方停车场数据,实现全市停车场统一收费及管理,不仅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体验,还有效提升了收费人员的工作效率。
此次《北斗应用十大领域典型场景及案例集(2025年)》的发布,全面展现了北斗技术在交通、农业、城市建设等十大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创新模式。未来,随着北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为更多行业的应用提供高质量的范例和支持。